大享動態

【賽後報導】囊括三大獎的背後是超過數百次的練習—專訪崇明國小林中惠營養師和林淑媛廚師

中惠營養師說,此行最大的收穫,是在準備過程中不斷蒐集資料、走訪市場,與認識來自不同地方的夥伴。而為了要在比賽中使用最新鮮的食材,她們兩位可是直到周六要上來台北的前一刻,都還在菜市場採買。

 

【評審心得】看見學校午餐的不凡與驕傲 / 施信源

這樣的競賽不僅讓第一線默默耕耘的大廚、營養師們有機會被看見,透過台、日、韓的專家交流、指導,更讓台灣營養午餐被國際看見。期待明年的大賽能再一次看見優秀選手們在舞台上發光發熱,看見台灣營養午餐發展上的不凡與驕傲!

【賽後報導】二十二年如一日,用心烹煮每一餐!—專訪第二屆臺灣學校午餐大賽料理技術優越獎得主羅沛崴

平時阿基師的料理節目、不藏私的小撇步,我都一看再看。他在教學上要求學生食材絕對不要浪費,我深感認同。在學校我們廚工媽媽人力雖然已經很吃緊,但會儘量讓每個班級的份量接近客製化。因為每班孩子高矮胖瘦不同食量落差大,注意孩子的食用量有助於讓廚餘量減少,讓惜食愛物在校園落實,知道資源的可貴,進而內化為品格。

【學生評審】特別的一日—我的臺灣學校午餐大賽評審經驗 / 張鎧澤

當我和其他評審老師們一起進入廚房、展開料理比賽評分工作時,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當評審,根本不知道要怎麼評分,所以先跟在一位老師身旁學習。他教我幾個評分要點,首先檢查地板是否乾淨、食材與煮菜用具有沒有認真清洗、食物的美觀等等。之後,我就依照著老師分享的這些經驗來打分數。

【學生評審】臺灣學校午餐大賽評審心得妙妙妙 / 戴慧茹

到了品嘗食物的時間,原本飢腸轆轆的我,看到午餐上桌後,突然食慾大減,因為幾乎每一組都有我最怕的綠色青菜!還好有一組端出龍膽石斑魚粥,魚肉大塊又新鮮,一口吃下去,我的嘴角不知不覺上揚, 緊張的心情也跟著輕鬆起來,原來食物可以帶給人這樣幸福美妙的感覺啊!

2019年台灣學校營養師人數調查行動全紀錄

為了得知目前全國22縣市學校營養師人數的資訊,大享食育協會於2019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調查行動。

【活動】20191109臺日韓學校午餐大PK@樹林社區大學

日期|2019年11月9日(六)13:30–16:30

主題|臺日韓學校午餐大PK

地點|新北市樹林區育英街176號(樹林國小慶福樓)

【活動】20191112大享新食代—第二屆臺灣學校午餐大賽奪冠歷程大公開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教育行動家-元氣goodmorning】
--
主題:2019第二屆臺灣學校午餐大賽奪冠歷程大公開
時間:2019年11月12日(二)  7:30~8:00

主持人: 常玉慧 

【國際交流】生產者、消費者共同建構的永續食物體系

農特委成立的背景是在1970至1980年代,南韓的糧食與穀物自給率下降、城鄉差距隨都市化拉大,消費者的意識與自覺也逐漸提高,飲食方面營養不均的問題導致慢性疾病出現。不只是南韓,世界各國也同時面臨了經濟發展後卻陷入糧食危機、食安疑慮等難題,因此開始思考食物與農業的發展。

每個環節都專業的韓國學校營養午餐—有空調的廚房、每校公職營養教師、促進銀幼共好、全面使用國產環境友善食材

我們每天工作的廚房現場設備,六年前全面更新,最符合韓國當前的法令規範,是標準配置。現在使用上非常方便,舉例來說,廚房配置的消毒機,所有餐具、食器都惠經過兩次消毒,降低食物中毒的汙染風險;所有長水管都架設在高處,清洗完後架上去以保持清潔與乾燥;整間調理廚房都規劃了中央空調,讓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溫度不至於燠熱難當或太冷。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