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校營養午餐歷史」 相關文章

【歷史】臺灣學校營養午餐大事記(1951~迄今)

本臺灣學校營養午餐大事記由大享食育協會工作人員透過線上資料庫、學術論文期刊,以及自身參與民間學校午餐運動之田野紀錄整理而成。

【歷史】高雄市學校午餐工作手冊(1996年第一次修訂本)

這本由高雄市教育局編撰的<高雄市學校午餐工作手冊>,最初發行於民國81年(1992),協會手上則是民國85年(1996)出刊的第一次修訂本。

【團膳】人生意外的轉彎:專訪大佳便當廠股份有限公司蔡政祐

採訪台南市餐盒食品商業同業公會的蔡政祐理事長,他分享入行20年的心路歷程,讓我們一探少有機會接觸的南部團膳公司營運樣貌。

【團膳】臺灣營養午餐開辦三十年後的新開始:團膳公司

大家吃的營養午餐是在學校廚房烹調,還是團膳公司送來的呢?1980年代學校午餐發生了什麼變化,使得臺灣與其他國家如日本和韓國有著什麼不同的樣態呢?

【歷史】臺灣營養午餐吃饅頭、麵包之外,你知道學校還有麵食中心嗎?

於是中國農村復興委員會(農復會)在各地舉辦推廣示範會,邀請擅長製作麵食的專家,前往當地教導民眾如何使用麵粉進行料理。

【歷史】1966年,澎湖全面供應39所國校、19110份營養午餐!

澎湖縣三十九所國校的一萬九千一百一十位老師與學童,將從本五十五學年度起全面獲得供應營養午餐,首創全省先例。

【歷史】臺灣學校營養午餐老照片,重回半世紀前的校園食光!

這一次,我們要再介紹「國家文化資料庫」這個網站,或許你也有機會看到自己、長輩或的母校的身影喔!

【歷史】臺灣學校營養午餐歷史新聞,這裡查得到!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臺灣學校午餐的演進過程,可以前往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的「數位典藏服務網」,查詢歷史新聞報導。

【歷史】70年前的台灣學校營養午餐–脫脂牛奶和麵包!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出版的《生活‧話當年:1950、1960年代國家檔案影像專輯》書中,呈現戰後美援物資的麵粉、黃豆和奶粉進入校園的歷史。

【歷史】其實我不是三色豆:三色蔬菜成為臺灣學校營養午餐經典食材之路

學校午餐時間一到,打開餐桶看見三色豆,常會聽到此起彼落的哀號聲,它更是吃過學校午餐的學生們長大之後常「津津樂道」的回憶之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