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臺灣食刻

臺灣自1964年於桃園龍壽國小供應首份學校午餐至今已經超過60年,《臺灣食刻》透過撰寫專欄爬梳學校午餐的歷史,主題包含常見的食材、學校午餐的烹調過程、學校營養師的人才培育等,以不同的面向切入了解學校午餐大小事。

相關消息

在《臺南市幼兒園餐點建議食譜》一書中,作為在南部出生成長的一員,我私心挑了幾道自己小時候(其實現在也是)會喜歡的餐點食譜,與大家分享。

2025年2月13日,桃園市政府公布教育局攜手51位學校營養師共同編製的《營養午餐亮點食譜》。

文.圖|陳儒瑋(大享食育協會資深研究員) 相較於全國其他縣市,高雄市的學校午餐業務可說是較早起步。

每到清明節,餐桌上的潤餅成了不可或缺的存在。一海之隔的金門島上,潤餅則另有拭餅、薄餅、七餅、妻餅等不同名稱。

2013年成立的「香又香便當調查局」,透過清楚的圖示、活潑的設計,再加上營養師嫻熟的解說,不僅讓參觀者藉此認識團膳製作流程,更獲得一次難忘的體驗之行。

「老師!這隻紅鳩怎麼了?」「牠可能中毒了!」曾在屏東縣大明國小鳳明分班服務的朱玉璽老師日前受邀於本會分享時,談及學生發現受傷動物的往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