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議】學校供餐法制化

2015年,聯合國提出「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從消弭貧窮與飢餓、追求良好健康與福祉、提供優質教育、減少不平等、採取負責任的生產與消費行為、尊重環境以至共創夥伴關係,是全世界努力的方向。

借鏡鄰近飲食型態、教育體制、文化風俗相近的日本及韓國,分別早於1954及1981年訂定「學校給食法」,以專法管理學校供餐,提供學生健康安全衛生膳食,透過教育建立地方風土自信心與凝聚國族認同感。落後超過一甲子的臺灣,民間要求制定學校供餐專法聲浪不斷,但公部門卻遲遲無進展。

大享食育協會近年以學術和專業交流深入研究日韓經驗,並考量台灣狀況,呼籲學校供餐法制化應將「尊重專業、源頭管理食材、資訊公開、傳承飲食文化」等四大面向納入考量,從根本開始,徹底改善台灣校園供餐體系,讓學校午餐兼顧安全營養美味、並支撐社會永續生活,成為下一代健康幸福的基礎。


學校供餐法制化行動大事記

2023年

  • 9月|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與大享食育協會於公民參與平台提案「學校營養午餐亂象多,亟需專法監督管理!」,正式上線。

兒福聯盟公布「2023台灣兒少營養午餐調查報告」,呼籲政府設立專法,提升營養午餐品質並促成價格透明。

2022年

  • 4月|

別讓通膨壓垮學校營養午餐」記者會

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召開「學校飲食健康促進法草案」公聽會

2021年

學校飲食營養促進法」聯合記者會

「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公聽會;發表媒體評論《一顆鳳梨映照出學校午餐問題》。

2020年

2019年

教育部國教署公布「學校午餐條例」草案內容與召開公聽會

發表媒體評論《學校午餐專法 落後日韓一甲子》。

  • 3月|「營養午餐規範法治化」第二次公聽會。
  • 2月|「營養午餐規範法治化」公聽會。

2018年

2012年至2015年

2005年至2011年


參考資料

相關消息

學校供餐專法應將「尊重專業、源頭管理食材、資訊公開、傳承飲食文化」等四大面向納入考量,從根本開始,徹底改善台灣校園供餐體系。

為了瞭解學校供餐的實施情況,文部科學省會定期進行調查工作,並以此統計資料作為制定未來學校供餐和飲食指導計劃之依據。

2005年4月,日本文部科學省藉由修訂《學校教育法》增設「營養教諭(栄養教諭)」制度,,確立了營養教諭成為學校食育推進方案核心的體制。

韓國的學校供餐法(학교급식법)訂定於西元1981年,包含「總則」、「學校供餐設施及設備標準等」、「學校供餐管理及營運」、「附則」及「罰則」等章節,...

共10,932位學校營養師,全國學生數為534.6萬人,亦即每位營養師負責的學生數平均約為490位;61,944廚房工作人員,以每天供應餐數為534....

本臺灣學校營養午餐大事記由大享食育協會工作人員透過線上資料庫、學術論文期刊,以及自身參與民間學校午餐運動之田野紀錄整理而成。

頁面

相簿影音

學校午餐除了提供能量,還肩負著營養教育、農業及飲食文化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