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2發言稿】學校供餐法公聽會

2024年2月22日,大享食育協會出席台灣民眾黨吳春城立法委員、黃珊珊立法委員辦理的「學校供餐法」公聽會,由營養師兼研究員朱曉萱以專家學者身分發言,時間5分鐘,主題為「為什麼我們需要學校供餐法?」


孩子的學校午餐品質,是國人的共識

立法院前日(2/20)召開院會,邀請行政院長進行施政報告並備詢,現場不乏出現「我們要食安 孩子要健康」等字句和口號,這只是作秀,還是國人的共識呢?

選前本會發起公民行動,邀請候選人支持學校午餐專法立法的倡議行動,共上百名立委候選人響應行動,包含現場民眾黨的黃珊珊委員,很高興吳春城委員也加入這個行列。

由此可見學校午餐的變革是民眾、民意代表的共識,然而在108年教育部即啟動《學校供餐法》草案的擬制,110年民間團體也提出草案版本,但那麼多年過去了,學校午餐爭議越來越多,也成為政治人物選舉的牛肉,《學校供餐法》仍然沒有絲毫的進展。

學校午餐除了寒假、暑假外,每天供應上百萬份的餐點,吃學校午餐大部分的人,是正在接受國民義務教育的未成年學生,學校午餐不會因為出身貧窮或是富貴而有差別待遇,

因此我們主張學校午餐應該是義務教育的一部分,而且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途徑之一。

而供應午餐的安全網,涉及的面向能夠回應多項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這次的公聽會,大享針對學校午餐的工作人力、營養師專業人力以及永續發展三個面向來說明。


學校午餐人力不足是長年以來的問題

台灣的學校午餐長期存在工作人力不足的問題,尤其因為人口老化的狀況,偏鄉地區的廚工人力是一大挑戰。

例如最近開學日鬧午餐荒的馬祖高中,因為開學前未完成招標事宜,導致學生開學沒有午餐可以吃,甚至連學校校長跟主任都要跳下去幫忙。

除此之外,管理學校午餐營養、監督廚房運作以及實施營養教育的營養師,各個縣市的營養師人數和學生比例差距甚大,有些縣市甚至一個營養師就要管理大約五千名學生的餐食。

廚工的現況,平均而言250至300名學生可以聘用一名廚房工作人力,但跟鄰近國家日本與韓國,大約一個廚房人力烹飪100個師生餐點的狀況,相去甚遠。

營養師是學校午餐管理以及連結教育的關鍵,
廚工則是穩定供應學校午餐的基礎。
《學校供餐法》是改變學校午餐人力病態的機會


我曾經被學校營養師糾正,我國學校營養師不能執行營養「教育」,要用營養「宣導」一詞,因為一般學校營養師不具備教師證,不能進行「教育」行為。

日本與韓國的學校營養師,也曾經遭遇一模一樣的問題,但是兩國近十幾二十年不斷地進化,分別在2005年和2007年制定了「營養教諭、營養老師」的制度,讓學校營養師經過在職進修和考試或是在大學培訓時就修習教育學分,克服了營養師不具「教學專業」的問題。

日本自制度推行的隔年到執行的10年間(2006到2016年),營養教諭人數從35位到5356位,之後的五年間,2017到2022年,持續增加營養教諭人數至6843位。

先別說營養老師或營養教諭了,台灣的學校營養師的「師生比」遠不足鄰國。

然而不足多少?我們不知道,因為找不到公開資料

學校午餐是教育的一環,由受過正確營養、健康知識的專業人力,提供學童正確的知識。

由制度支持專業人力在學校服務,藉由每天供應的餐點,和時時注意學童飲食狀況,並且提供優質營養教育的學校營養師,從教育的角度建構未來更健康的大眾飲食意識。


最後一點,我們認為學校午餐是教育的一環之外,也攸關臺灣食物、農業與環境的永續發展。

許多中小學都是用「代辦」的心態看待學校午餐,認為學校只是幫忙家長準備午餐,只是受託於法律規定必須供應學校午餐。這項業務彷彿自立於學校辦學之外,

成為學校嫌麻煩、家長愛抱怨、學生不愛吃的三不管地帶。

我們認為,學校的教育不應該落下學校午餐。午餐不僅有餵飽學生、提供營養的功能,也是學生在學校學習,食農知識跟品味食物最好的時間。

同時,學校午餐使用在地生產以及環境友善的食材,更是同時促進地方循環經濟、支持本土環境友善農業來累積永續社會資本。

以上說明的足夠工作人力、專業人力和食材環境,皆能夠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舉例來說:

  • 提供足夠人力和良好的工作環境,回應了永續發展目標八「尊嚴就業」
  • 專業人力讓孩童建立健康的生活回應了永續發展目標三「良好的健康與福祉」
  • 採用在地、友善生產的食材回應了永續發展目標二「消除飢餓」和目標十二「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
  • 穩定供應學校午餐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成長的階段吃得好而支持良好學習狀態,回應了永續發展目標四「優質教育」
  • 而穩定供餐、人人平等的學校午餐,更是實現永續發展目標十六「和平正義與有力的制度」

《食農教育法》在前年通過、《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在去年通過、今年公告實施,此兩法通過無疑是臺灣食農永續發展重要的一步。

我們認為唯有透過《學校供餐法》將學校午餐成為教育的一環,建立下一代對於農業、飲食文化、惜食不浪費的認同意識,臺灣的食物與農業及國民健康才有永續發展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