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蘿蔔並不是無法擊敗的大魔王—至少在育人國小的餐桌上,透過臺日學校營養師的創意加上廚房調理人員的手藝,贏得了漂亮的一局。
以台日雙方都熟悉的蓮藕入菜,端出「蓮藕麻婆豆腐」與台味濃厚的「鹹酥四寶(蓮藕、杏鮑菇、四季豆、地瓜)」,展現既在地又國際的文化融合特色。
2025年11月6日,台日學校午餐交換菜單包括白飯、台式打拋肉、綠色蔬菜、地瓜黃豆甜辣炸、豆乳味噌湯及栗子澀皮煮,許多孩子首次品嚐這種酸甜風味的栗子甜點。
2025年11月6日,日本茨城縣校園「台灣香蕉日」同步結合「台日學校午餐交換行動」,由笠間市岩間第一小學與台北市興雅國小學生享用兩國營養師設計的午餐。
2025年11月4日新潟縣村上市山北中學午餐菜單包括:雙色大豆飯、黃豆肉燥、柚香銀芽炒時蔬、蓮藕雞湯與牛乳。除主食外,其餘三道菜餚皆由台灣營養師設計。
國立宜蘭特殊教育學校成立於1998年,早期設有廚房,現改與團膳公司合作,每日供應約120份餐點,每週提供兩次水果,週三為特餐日,週五是蔬食日。
本屆博覽會集結超過40個單位,從食材供應商、午餐製作者到食農教育實踐者,以「河流」為意象,呈現從食材供應的上游、午餐製備的中游,到教育實踐下游的完整樣貌。
今年臺灣第一場台日學校午餐交換活動供餐日,推出以大豆為主題的菜單——雙色大豆飯、黃豆肉燥、鮪魚與根菜沙拉、翠綠鮮蔬、菇與白菜味噌湯及牛乳。
透過電腦螢幕,千葉縣立富里特別支援學校五、六年級學生正大口咬著熱呼呼的炸菜丸,臉上盡是笑容。有著胡蘿蔔大魔王的臺灣傳統小吃,成了這場臺日交流的焦點。
每日約160份校園餐點由駐點於大仁國中廚房的團膳公司分兩批送達,同一供餐群組中還包括民族國中,本(114)年度餐費依學齡分別為52至57元不等。
胡蘿蔔不再是大魔王?嘉義市育人國小與富里特別支援學校合力贏下這一局
胡蘿蔔並不是無法擊敗的大魔王—至少在育人國小的餐桌上,透過臺日學校營養師的創意加上廚房調理人員的手藝,贏得了漂亮的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