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間學校營養午餐運動之路(2005~2011)

編按:原文為2015年3月21日刊登於校園午餐搞非基部落格「校園午餐運動的十年之路(上)(下)」兩篇文章,為增補2015年3月迄今之最新發展,特將舊文略做修改,並另增一則新作,共計三篇。


文|陳儒瑋

前言:筆者以參與之個人經驗和觀察為主、相關文獻資料為輔等資料撰寫本文,呈現台灣校園午餐運動的某一切面,盼能拋磚引玉,有更多先進分享運動全貌,提供台灣風起雲湧在地行動鑑往知來之參考。

從2005年至2018年,依事件發展可約略劃分為六大時期:校園午餐家長培力運動、食農教育萌芽及在地食材供應計畫、主管機關落實校園午餐政策、非基改校園午餐與第二波家長培力行動、非基改學校午餐入法及促進東亞交流。


第一時期:校園午餐家長培力運動(2005~2007)

2005年起的第一時期主要以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舉辦之「校園午餐家長培力工作坊」為代表,因其認為營養午餐並不營養,故稱之為校園午餐而被該團體沿用至今。

2005年五月,取其當時紅極一時韓劇《大長今》諧音,假台北市生命科學館舉辦「校園裡的大嚐津~校園午餐營養教育座談會」,為該會校園午餐運動之開端。同年七月,於中興大學實驗農場舉辦三天二夜的飲食教育體驗營隊,奠基該會推廣飲食教育活動教案之基礎。同年,日本通過《食育基本法》。

2006年三月,舉辦「校園午餐,如何把關?」研習會;四月,舉辦「別讓校園午餐品質開倒車」記者會,同時與雅虎民調中心合作單日「您是否贊成學校有駐校營養師?」之投票,共計7,066人參與,高達九成(6,308人)表示同意。十一月起,陸續於台北縣、桃園縣、台中縣、台中市、台南市、台東縣舉辦共六梯次的「許孩子一個健康的未來~家長培力工作坊」,內容包括午餐流程簡介、營養師與家長會長參與經驗分享及交流,為台灣家長參與校園午餐業務揭開十年行動序幕

2007年二月,於苗栗飛牛牧場舉辦家長培力進階研習營;五月起,延續去年方式於高雄市、高雄市、苗栗縣、宜蘭縣、雲林縣、嘉義市、新竹市、彰化縣及台北市舉辦共七梯次的家長培力工作坊。

在這三年行動當中,時任主婦聯盟基金會董事長顏美娟為行動指揮者,除首開風氣之先巡迴全國各縣市舉辦家長參與培力工作坊之外,更提出「要求公辦公營制度」及「落實《學校衛生法》建立校園營養師專聘制度」二項訴求。2006年9月獲得教育部回應,承諾依法在高級中等以下學校且班級數四十班以上者至少設置一位營養師,並於2011年補足全國348位學校營養師配額。

由於主婦聯盟基金會為一志工型組織,2007年底因人事更迭及業務考量,認為「落實專聘營養師制度」階段性任務已達成,此後將行動轉向「加強親子飲食教育」之目標,原訂出版《好好餵我~家長監廚教戰手冊》(當時暫定)計畫亦被擱置。

然而,本時期影響往後最為深遠之處,咸認為是行動中建構出校園午餐國策化之基本論述及五大主張,時至今日看來仍有許多可供借鏡與參考之處。


圖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 健康飲食:校園營養師專聘制度、落實校園食品規定、優質午餐供應、衛生安全把關
  • 永續環境:中水回收、廚餘回收、汙水三槽式截油、廢油做肥皂
  • 本土農業:農產品契作、綠色生產、調節農產品供銷、校園食品履歷
  • 政策補助:本土米供應、全面給「奶」政策、午餐食物營養強化、兒童健康政策白皮書
  • 生命教育:建立健康飲食習慣、認識食物的來源、營養教育、環境教育
  • 照顧弱勢:特殊病童營養照顧、弱勢學童補助、新住民家庭飲食、動物福利

【五大主張】

  • 家長有責任、有權力關心並且監督學校午餐,以確保每一位學童獲得衛生安全又營養健康午餐服務。
  • 學校教育必須落實「食育」,以培養學童選擇健康食物的能力並建立正確的飲食習慣。
  • 學校午餐應以公辦公營為原則,每個學校應設有專聘營養師。
  • 學校午餐的食材採購應重視「生產履歷」,以地產地銷為最優先,並且全面拒絕垃圾食品進入校園
  • 午餐廚房產生的中水、廢食用油、廚餘等後續利用必須環保化,並納入校園永續政策的考核指標。

第二時期:食農教育萌芽及在地食材供應計畫(2008~2011)

2008年三月,綠色陣線協會執行長吳東傑以「發展健康、環保、社會公益的農業模式」、「累積在地社區資本保育農業生產區生態環境」及「實現有利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公平貿易」為目標,發起「校園有機日~嘴巴革命,用吃改變世界!」行動。以新竹縣福興、和興、福龍、博愛、田寮、沙坑、大肚等七個國小學童為對象,每週一次校園午餐供應來自新竹縣尖石鄉、復興鄉與花蓮縣鳳林及富里等地有機食材,更搭配推廣飲食教育、產區有機農業訓練及環境生態調查等行動。

2010年三月,作家吳音寧回鄉接任彰化溪州鄉公所主任秘書,於食材供應商合約到期之後,爭取實施「托兒所在地食材供應計畫」。2011年二月,啟動全國第一個以公部門角色推動之在地校園午餐計畫,將採購方式由最低價的價格標,改為以評選食材來源與品質的最有利標,提供學童來自在地長輩所耕種的營養健康食材。雖在執行中因應食品安全法規與家庭生產及在地供應源不穩定之困境而在細節上有所調整,但歷經四年多努力,已有九成以上的米和蔬菜來自在地

無獨有偶,宜蘭縣2011年起於十九個國中小學校試辦「在地食材推廣計畫」,是首度由縣府層級推動食農教育計畫,友善耕作小農聯盟擔任輔導團協助,但因時間較為倉促且尚缺實際操作經驗,成效較不顯著。2012年,為充實教師專業知能,縣府委託羅東社大舉辦校園農耕及管理技術等實際操作的種子教師培訓課程。另外,友善耕作小農聯盟輔導團則與大宅院友善市集合作設計親子DIY活動。

此時2011年,食農教育行動紛紛於各地萌芽。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首度以「碗中的未來」為名舉辦在地行動論壇,討論從共同購買到食農教育的歷程;喜願小麥施銘煌總兼與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合作「麥田見學」、「豆麥見學」到延續至今成為有百餘校參與的「咱糧學堂」課程;觀樹教育基金會成立「裡山塾」食農教育基地,希望可以在苑裡環境中挖掘里山智慧,學習人與環境和諧共存。

同年,上下游新聞市集記者汪文豪撰寫「校園營養午餐系列報導」專題,揭露各地校園午餐的現況與困境。接著舉辦「校園午餐面面觀座談會」,從教育、農業、公部門、家長參與等面向切入,試圖提出午餐改革及飲食教育的各種建議。

本時期已擺脫前期由主婦聯盟基金會單獨行動情況,各方民間團體紛紛以在地角色參與其中,2011年底的校園午餐面面觀座談會更可視為一次本階段的完整行動成果回顧。


原文完成於2015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