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臺灣學校營養午餐大事記由大享食育協會工作人員透過線上資料庫、學術論文期刊,以及自身參與民間學校午餐運動之田野紀錄整理而成。究及台灣超過一甲子的營養午餐歷史以及研究者能力限制,疏漏在所難免,還望不吝指正。
(最後更新)大享食育協會2024.9.12
1951
聯合國國際兒童急救基金會捐贈五千噸脫脂奶粉,於牛奶站提供沖泡牛奶。(台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台北菸廠,1951,〈兒童急救基金會撥贈台灣省政府各救濟院所奶粉〉,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1954
美國安全分署業已決定,自本年度下半年起,免費供應台灣全省各國民小學在學兒童午餐一頓。(正氣中華報。1954年9月14日)
1955
臺灣省教育廳與內政部衛生司、農復會聯合在台北舉辦歷時一個多月以「食物與營養」為主題的營養展覽會。(我國學校午餐發展史紀要。吳仁宇。2013)
1957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與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選定屏東縣佳平、北葉、石門、三地及桃園介壽國小等五所山地小學,試辦學童營養午餐。菜色為自行耕種之蔬菜、聯合國撥贈脫脂奶粉、政府購贈酵母菌、學生餐費購買之海帶、小魚乾及豆類製品。(我國學校午餐發展史紀要。吳仁宇。2013)
1962
大陸災胞救濟總會與天主教福利會商洽,設置金門地區學童牛乳站及學童營養午餐供應。(正氣中華報。1962年5月2日) 金門國校學童供應午餐,預定下學年度實施,總預算為三十三萬六千餘元。(正氣中華報。1962年6月1日) 農復會將供應臺北縣五所國校(三峽、清潭、萬里、山佳、柑園)免費營養午餐,內容包括饅頭二個與牛奶一杯。(民聲日報。1962年11月26日)
1963
台灣省教育廳長表示國校營養午餐預定六年全面推廣,將由貧困地區先行試辦。(正氣中華報。1963年1月6日) 金門縣各國校自下學期起,將有七千學童得到牛奶供應,並有七個國校的三千名學童亦將獲得營養午餐的供應。(正氣中華報。1963年1月18日) 桃園縣議會,於四月十一日通過,為桃園縣二十九所國校,供應27,582人的營養午餐,建議縣府向省方反應,並爭取列入教育廳本年度營養教育計劃內。(民聲日報。1963年4月12日)
1964
中美兩國簽訂國校午餐計畫。美國政府將贈送價值美金約五百七十五萬元的小麥或「麵粉」、長壽麥、脫脂奶粉、食油。(正氣中華日報。1964年7月7日) 高雄市四所(中和、中正、援中及仁愛)國校學童營養午餐,定自九月一日起開始供應。(民聲日報。1964年8月19日) 澎湖縣供應學童營養午餐,九月一日起開始舉辦,全縣享有福利的學童共有一萬人。(民聲日報。1964年8月20日) 彰化縣五所(大竹、大安、石牌、田尾、溪州)國校試辦營養午餐。(來源:民聲日報。1964年8月27日) 宜蘭縣五所山地(土場、太平、南山、四季、南澳)國校辦理學童營養午餐。(民聲日報。1964年8月30日) 營養午餐辦理成果列為各縣市長考績。(民聲日報。1964年8月30日) 雲林縣二十六所國校明起供應學童營養午餐。(民聲日報。1964年8月31日) 高雄縣六所(林園、鳳林、溪州、民權、茂林、桃源)國校明起供應學童營養午餐。(民聲日報。1964年8月31日) 台中市大同國校供應營養午餐,十五日起正式試辦。(民聲日報。1964年9月5日) 全省國校營養午餐供應典禮,今在桃園縣龜山鄉龍壽國校舉行,省府主席黃杰將親臨主持,美國大使賴特親自贈美援麵粉。(民聲日報。1964年10月16日) 屏縣擴大辦理學童營養午餐,將增至二十萬人。(民聲日報。1964年11月1日) 連江縣府開始試行辦理學童營養午餐。(馬祖日報。1964年10月31日)
1966
學童營養午餐辦理成效卓著,韓國已派代表來考察仿效。(民聲日報。1966年5月7日) 美將繼續贈我廿五萬份學童營養午餐。(民聲日報。1966年8月24日) 澎湖縣國校二萬名師生,本年度起全面供應午餐。(民聲日報。1966年9月8日) 學童營養午餐,教廳訂頒要點,規定品質調配方法。(民聲日報。1966年9月15日) 改善營養午餐,美決定贈黃豆粉五百公噸。(民聲日報。1966年11月2日)
1967
自辦營養午餐將自後年實施,決向美國爭取無息貸款,目標已訂為五十萬份。(民聲日報。1967年3月11日) 台北市老松、東門、福星、日新、西門、吉林六所國民學校,試辦學童營養午餐,每份三元,包括養生奶與營養麵包。麵包內分挾有火腿肉,沙拉或香腸。(聯合報。1967年5月17日)
1968
實施九年國民教育。 續辦學童營養午餐,世糧組織同意協助,今年七月起為期三年,每年供我七十五萬美元食物。(民聲日報。1968年3月5日) 樹德家專師生暑期展開四項學術研究工作,其中一項為「國校營養午餐研究隊」。(民聲日報。1968年7月15日)
1969年
美援中止,展開「世糧方案學童午餐計劃」,以「以最低代價達到合理的營養標準、營養衛生、貧困地區學校優先」等三大原則辦理營養午餐。
1960年代末期
基隆、桃園、新竹、雲林、嘉義、台南、高雄、澎湖共13所學校設立「麵食供應中心」。
1970
高縣計畫營養午餐推行至國中,調查學生人數以及所需經費。(民聲日報。1970年2月19日) 世糧繼續供我學童營養午餐,正式簽訂「國民小學學童午餐延續計畫」,供應407校,學生達25萬人。(民聲日報。1970年2月25日) 學童營養午餐小麥,教廳籲各工廠提高麵粉品質。(民聲日報。1970年4月22日) 台灣麵食中心徵各地經銷商。(經濟日報。1970年7月6日)
1971
省教育廳自下學期起擴大供應營養午餐,共計八十餘校達三萬人。(民聲日報。1971年2月27日) 49所國民中學,今秋辦理營養午餐。(民聲日報。1971年7月24日) 台灣退出聯合國
1972
教廳撥款補助五十四所中小學擴建營養午餐廚房(民聲日報。1972年11月5日)
1973
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擬定「學生午餐自立計劃」,向美國借貸物資,營養午餐菜色延續美援時期的一麵食、一菜、一湯。
1974
績優學校分享辦理營養午餐的經驗,其中南投鹿谷國中以養豬來賺取清寒學生的補助。(郭碧珪,〈營養午餐自立計畫工作報告〉,《師友月刊》,頁35-37。)
1975
台南縣楠西國小二千五百名師生中有超過千人食物中毒送醫,研判是為午餐中的食材腐壞才導致中毒,此起中毒事件引起中央政府省衛生處的關切。(聯合報。〈楠西國小師生食物中讀 南縣組醫療團救治〉。1975年5月17日) 營養學會起草法案,將建議設營養師制。(聯合報。1975年5月19日)
1977
在美國小麥協會協助之下,全省有12所學校成立「麵包供應中心」,其後擴充製造饅頭、麵條、花捲而改為「麵食供應中心」,供應附近午餐學校所需。(我國學校午餐發展史紀要。吳仁宇。2013) 行政院核定「發展與改進國民教育五年計劃(1977-1981)」, 列有增建與改建午餐廚房項目。(我國學校午餐發展史紀要。吳仁宇。2013)
1979
高雄市配合改制,研訂「擴大並改善學生午餐計畫」。
1980
桃園大成國小食物中毒事件,吃過營養午餐後,有一千一百名左右的師生發生食物中毒的現象,使教育廳擬議必須縮小辦理營養午餐的規模。(聯合報。1980年10月15日;1981年1月14日)
1981
兩年內消除國小二部制教學,並擴大辦理學童營養午餐,充實普通教室,改進教學方法與學生保健。(聯合報。1981年2月2日) 稻米生產過剩,政府決定發起吃米運動。(經濟日報。1981年10月1日)
1982
工業化生產午餐盒:食品工業研究所計畫輔導罐頭及冷凍食品工廠,以工業化生產供應午餐盒及;另教育部已於今年七月決定今後學生營養午餐,改由民間企業來辦,政府不再補助學校自建廚房。(經濟日報。1982年8月17日) 臺灣省立嘉義家事職業學校獲准辦理學校午餐。(我國學校午餐發展史紀要。吳仁宇。2013)
1983
發展與改進國民教育六年計畫(1983-1988)
1984
制定《營養師法》
1985
改變團體伙食的新革命:供應截切食材。(經濟日報。1985年4月6日)
1986
台北市6所國小自立廚房試辦營養午餐,可依自由意願參加,每人每月需繳伙食費五百元,平均每餐二十五元。接著,選定國語實小試辦中央廚房供應學童營養午餐,藉以比較兩種供應午餐方式的優缺點。(聯合報。1986年11月3日;1986年12月9日)
1987
臺北市指定大佳、木柵、博嘉、公館、中興、東新、景興七所國小試辦營養午餐。(我國學校午餐發展史紀要。吳仁宇。2013) 高雄市統一聘請營養專業人員分發至各校擔任午餐幹事。(我國學校午餐發展史紀要。吳仁宇。2013) 董氏基金會舉辦「學生午餐何去何從」座談會,多位營養專家、學者與家長代表與會討論,建議擴大辦理外,普遍贊成由中央廚房供應午餐,學生較能吃到安全、衛生的食物。(聯合報。1987年5月28日)
1988
《台灣省國民中小學學校午餐食譜》出版,多年來使用的「營養千餐」字眼將成為歷史名詞,而由「學校午餐」取代。省教育廳湯振鶴副廳長昨天表示,「學校午餐」的層面比「營養午餐」為廣。(聯合報。1988年6月1日)
1989
發展與改進國民教育第二期計畫(1989-1990) 營養師證照制度正式上路,臺灣迎來第一批經國家考試認證之學校營養師。
1991
核定「台灣省政府糧食局撥售學校午餐食米作業要點」,以市場價格之五折補貼供應學校午餐。 推行《發展與改進國民小學學童午餐五年計畫1991.07-1996.06》 米食大反攻:對抗西式速食,目標瞄準國小營養午餐。(聯合報,1991年9月23日)
1993
新竹市三民國小成立中央廚房,展開一校供應他校營養午餐的辦理模式。。(我國學校午餐發展史紀要。吳仁宇。2013)
1996
推行第二期「發展與改進學校午餐五年計畫」,預定補助國中、小學整建逾齡和危險廚房一百間,並在五年內補助450所國小、100所國中開辦學校午餐。
1998
教育部制定「學校午餐內容與營養基準」。
1999
金門縣實施免費學校午餐政策。 精省後,各縣市與學校需自行籌措辦理學校午餐款項。
2000
核定「台灣省政府糧食局撥售學校午餐食米作業要點」,以市場價格之五折補貼糙米供應學校午餐。
2002
立法院三讀通過《學校衛生法》第23條,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班級數四十班以上者,應至少置營養師一人;各縣市主管機關,應置營養師若干人。 新竹縣實施免費國小營養午餐政策。 為配合校園節水以及禁用免洗餐具的政策,大約在2002年學生開始需要自行攜帶餐具到校。圓形不鏽鋼餐盒逐漸取代團膳公司使用的保麗龍、紙餐盒和學校提供的不鏽鋼分格餐盤。(聯合報。2002年10月2日)
2005
新竹縣府免費學校午餐政策擴及至國中。 連江縣實施免費學校午餐政策。 教育部規定國小至高中學校只能賣七種飲料,點心熱量限250大卡,建議營養午餐菜單一飯一水果二肉一菜加一湯。(來源:聯合報,2005年2月22日)
2006
新竹市實施免費國小學校午餐政策。
2007
行政院核定教育部「充實中小學校園營養師編制實施計畫」,預計於五年內依法進用足額位營養師。
2009
彰化縣、苗栗縣、南投縣、台東縣實施免費學校午餐政策。 教育部推動國中小學「周一無肉日」。
2010
花蓮縣實施免費學校午餐政策。
2011
宜蘭縣於19個國中小學校試辦「在地食材推廣計畫」。 彰化溪州鄉公所實施「托兒所在地食材供應計畫」,以公部門角色推動之在地校園午餐計畫。
2012
臺南市政府公告《臺南市學校午餐自治條例》。
2013
新北市政府全面實施校園午餐一周一道有機蔬菜政策。 臺南市政府推出第一套官方版本的《國民中小學食育教材》。(臺南市政府。2013年3月27日)
2014
宜蘭縣政府推動《宜蘭縣飲食健康權自治條例》草案。
2015
宜蘭縣政府通過《宜蘭縣飲食健康權自治條例》。 教育部建置「校園食材登錄平台」全面上線。 民間團體於九合一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期間,發起「校園午餐搞非基」倡議,要求候選人承諾當選後推動基改食材退出學校午餐政策。 立法院三讀通過《學校衛生法》修正案,規定學校供應膳食其食材應優先採用中央農業主管機關認證之在地優良農業產品,並禁止使用含基因改造生鮮食材及其初級加工品。
2016
學校供應膳食禁止使用含基因改造生鮮食材及其初級加工品,自105學年第二學期全面上路。 客家電視台「小O事件簿」節目以台灣小學生視角切入,推出四集「日本學校營養午餐之旅」專題報導。 臺中市政府公告《臺中市學校午餐自治條例》。
2017
行政院農委會推動學校午餐應採用CAS優良農產品、CAS有機農產品、GAP吉園圃安全蔬果、TAP產銷履歷、QR Code生產追溯條碼等合稱「四章一Q」國產食材,由新竹縣市、臺中市、臺南市、臺東縣、宜蘭縣等六縣市開始進行試辦。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與中興大學共同成立「推動學校午餐專案辦公室」。(教育部。2017年11月8日)
2018
第一屆臺灣學校午餐大賽開辦,是臺灣史上第一個以全國學校營養午餐從業人員為對象的賽事。(由大享食育協會舉辦) 澎湖縣政府實施免費學校午餐政策。(自由時報。2018年4月10日)
2019
教育部國教署公布「學校午餐條例」草案內容與召開公聽會。 GAP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退場,學校午餐國產食材從四章一Q轉為三章一Q(有機農產品、產銷履歷農產品、優良農產品(CAS)、溯源農糧產品追溯條碼(QR Code))。 國教署規劃與建置「智慧化校園餐飲服務平臺」。 大享食育協會公布「2019全國公職學校營養師調查計畫」成果,是全國首次由民間組織自行調查並公開全國公職營養師總人數之民間行動。 宜蘭縣實施免費學校午餐政策。(宜蘭新聞網。2019年9月2日)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舉辦「2019灃食SUPER校廚大賽」。 新北市政府出版《在餐桌上與世界交朋友─新北市國際飲食食譜教材手冊》。
2020
教育部國教署推出「校園食材登錄平臺2.0」,開發智慧型手機、平板等APP應用程式。 民間團體召開「給親子最好的母親節禮物–催生學校供餐專法」記者會,推出首部學校午餐專法草案民間版本。 全家便利商店推出第二屆臺灣學校午餐大賽商品化獎作品—「高校餐盒」,創下臺灣史上首個以學校營養午餐菜色製作的便利商店鮮食產品。
2021
行政院推動「偏鄉學校中央廚房計畫」,由教育部與農委會共同執行。(教育部。2021年6月11日)
2022
行政院通過《食農教育法》。 大享食育協會以「學校午灣IN臺灣」為題出展第十七回日本食育推進全國大會,成為史上首個參展的國際組織。 大享食育協會媒合臺日學校與學校營養師,首度推行臺日學校營養午餐食譜交換與供餐行動。 教育部辦理推動偏鄉學校精進午餐菜單方案。(教育部) 因應中國對台灣石斑魚禁令,農委會與教育部合作推動「班班吃石斑」計畫。(漁業署)
2023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於學務校安組下增設學校午餐科。 桃園市實施免費學校午餐政策。(桃園市政府。2023年2月8日)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與大享食育協會於公民參與平台提案「學校營養午餐亂象多,亟需專法監督管理!」並於60日內獲5,000人附議達標。 大享食育協會發起「制定《學校供餐法》—2024總統與立法委員候選人,請承諾!」行動
2024年
「制定《學校供餐法》—2024總統與立法委員候選人,請承諾!」行動,共有94名立法委員候選人響應,19名立委參選人最終當選。 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不推新政策但盼本會期通過《營養午餐法》。(工商時報。2024年1月23日) 臺北市學校午餐首度導入友善飼養雞蛋,每學期補助1次;6月18日與25日率先供應北市公私立國小142校、近10萬名學生;113學年度將擴大供應至國中及完全中學,未來將有227校、約17萬人受惠。(聯合新聞網。2024年6月14日) 基隆市政府首度在安樂區長樂國小試辦學校午餐公辦民營。(工商時報。2024年7月14日) 基隆市政府公告《基隆市學校午餐自治條例》。(基隆市政府。2024年8月29日) 嘉義市全國首創增設午餐食育組。(嘉義市政府。2024年9月4日) 高雄市政府首創「高雄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午餐過敏原標示作業流程圖」(高雄市政府。2024年9月20日)
前言:本臺灣學校營養午餐大事記由大享食育協會工作人員透過線上資料庫、學術論文期刊,以及自身參與民間學校午餐運動之田野紀錄整理而成。究及台灣超過一甲子的營養午餐歷史以及研究者能力限制,疏漏在所難免,還望不吝指正。
(最後更新)大享食育協會2024.9.12
1951
1954
1955
1957
1962
1963
1964
1966
1967
1968
1969年
1960年代末期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7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1
1993
1996
1998
1999
2000
2002
2005
2006
2007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