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享動態

全是Made In Korea!保護餐桌、拯救農業與追求環境永續的Hansalim合作社

2016年11月2日下午,我們抽空拜訪擁有超過五十萬社員,是韓國目前社員人數最多,同時也是歷史最悠久的生產消費合作社–한살림(Hansalim)

一封信促成的台韓民間反基改運動交流之行

2016年11月1日,我們一行三人應邀出席「韓國全國反基改聯盟」成立大會,分享台灣非基改校園午餐運動與基改食品標示制度現況。

借鏡韓國—總統大選後談農民運動、學校午餐與合作經濟工作坊

朴槿惠下台後,南韓政壇正歷經一場政黨輪替的大換血,素有「脫北者之子」的新任總統文在寅除了頻頻對平壤喊話,其農業主張是什麼?近十年來,韓國急起直追參與全球經貿自由化的博奕,對農業部門產生多少衝擊?

【評論】剖析四章一Q政策(上):供需連結、持續追蹤與成本透明化(黃嘉琳)

地方政府代表與團膳業者在多次會議中最主要的質疑有二:四章一Q食材供應量真的如官員們再三強調的很充足嗎?因應政策而造成食材成本增加和費用上漲,錢從哪裡來?

【評論】學校午餐在地食材政策宜多思量/陳儒瑋

農委會宣布,原訂於今年九月新學年全面上路的學校午餐採用四章一Q國產食材政策,從強制要求改為獎勵實施,並分為四階段逐步落實。耗費超過半年各式討論會議回歸原點,再度挨批為髮夾彎決策。

【評論】四章一Q校園食材試辦上路挑戰多/陳儒瑋

二月新學期開始,新竹縣市、台中市、台南市、台東縣及宜蘭縣等六縣市將首先試辦學校午餐採用「CAS台灣有機農產品」、「CAS台灣優良農產品」、產銷履歷認證」、「吉園圃」與「生產追溯QR Code」等簡稱四章一Q的國產生鮮食材政策。上週五(2/10)行政院裁示試辦所需經費約二億元由教育部負擔。不僅引發是否排擠教育經費項目的疑慮,更突顯學校午餐在牽涉教育部、農委會、衛福部,以及地方縣市政府等跨部會機關業務層級合作下的困境。

【評論】盤點食材供應量 學校午餐改革第一步/陳儒瑋

因此,當農委會宣示明年起全面實施「國產食材供應學校午餐」政策時,首當其衝的現實挑戰是,在國產食材成本較高的情況之下,現階段的學校午餐費用能否負擔得起這樣的美好願景?假使沒有辦法,那麼除了向家長收取調漲費用或是由中央與縣市政府提供補助這兩種傳統思考方式之外,能不能有第三條路可以選擇?答案或許就藏在每天午餐後丟棄的廚餘之中。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