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營養午餐,你有哪些話想對廚師及營養師說?你心目中有沒有最想吃到的夢幻菜單?快來快來,說給我們聽,我們聽你說!
學校午餐一定很難吃?預算不如人就注定落敗?學校營養師與廚師們,今年秋天,站上料理台,一決勝負吧,讓從家鄉泥土上孕育而生的食材與文化成為驕傲,就像燃燒熱血感動無數觀眾的吉田輝星與金足農。歷史,永遠屬於勇敢做夢的人。
編按:今年八月來的第三位實習夥伴,是來自中興大學行銷系的大四同學張琇晴。一起來看她是如何應用本身的文字及行銷能力,來協助擴大臺灣學校午餐大賽的能見度!
實習進入尾聲,同學們一個月以來從外場的支援到網站小編,再至影音節目人員,這一次,他們又有什麼新的挑戰呢?
編按:實習進入第三週,兩位同學又從文字搏鬥的小編,化身成為影音節目團隊的工作人員啦!(這到底是什麼樣的單位ㄚㄚㄚㄚ...)
編按:實習進入第二週,從原本外場奔波支援前線的生活,瞬間化身小編坐在電腦前與文字搏鬥,兩位實習同學該怎麼調適?這一集,我們來聽聽的他們的心聲(怨念)吧!
日本早在1954年頒布的《學校給食法》已歷經13次修訂,各校和給食中心依法將營養師納入編制法規;韓國從1950年代以社會福利、清寒救助的概念發展到全國各校自立供餐,同樣訂立了《學校給食法》且於2006年確立自辦廚房和每校都有營養師。當台灣營養午餐政策因為大人世界裡利益盤算政治運作而原地踏步,何止蹉跎了進步契機,更犧牲了整個世代小朋友的飲食幸福。
編按:今年八月,學校午餐22計畫團隊迎來首屆的實習生,是兩位來自台中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大三升大四的同學—彭語柔與楊國瑜,對正忙得焦頭爛額的我們來說,根本就是天使來著。
為了回到蘭嶼放映《HI MAATAW 蘭嶼你好》,我們一行人前一天先在台東過夜之後,搭乘下午的飛機前往蘭嶼。
台灣慣常稱為「營養午餐」的學校午餐,在日本叫做「學校給食」。從明治22年到現在以國家政策推行全國一體適用的《學校給食法》,除了過敏體質或特殊需求的學生,日本國中小學生在學期間都得吃由學校廚房或地區給食中心烹煮的午餐。在校的這一頓午餐養育了全國學子,奠定下日本國民飲食的根本;而強調使用國產食材、盡可能採地產地消等原則,則務實地支撐國內農林漁牧發展。
食在好玩之營養午餐徵文活動
說起營養午餐,你有哪些話想對廚師及營養師說?你心目中有沒有最想吃到的夢幻菜單?快來快來,說給我們聽,我們聽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