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享動態

借鏡韓國—韓國學校午餐現況與未來方向/李璸琶

韓國友善環境作物供餐是在2010年正式被提出來,在這之前學校認為學校午餐只是提供學生一天當中的一餐而已,2010年開始,大家認知已經不是集中在「學生的一餐」而已,學校午餐應該跟生命、健康、農業、教育都相關聯的國家主導問題。從那時開始國民整個意識形成,規範學校午餐是義務教育,所以都要提供友善環境種植的作物,這概念直到2014年在韓國已普遍實施。

【報導】正面迎擊!國教署擬成立專案辦公室處理午餐問題

教育部緊急找來各地教育局和農委會召開「政策執行困境溝通會」,並拉高層級,由國教署長邱乾國領軍。會末,邱乾國更允諾國教署將盡快成立「專案辦公室」,解決現有和長期學校午餐面臨的各式問題。

【專訪】新北市教育局長林奕華:溝通、溝通、再溝通

新北市教育局前陣子祭出問卷調查策略,向地方家長說明午餐食材提升至四章一Q,將造成廠商成本增加,並擬定數個漲價或不漲價方案供家長自行決定,局長林奕華強調,既然新北市決定加入四章一Q推動行列就要「一步做到位」,尤其新北市已有多年推動學校午餐吃有機和吉園圃蔬菜的基礎,更有機會一一突破四章一Q帶來的挑戰。

偉大的平民:以土地為師的韓國風箱農業技術中學

我們首先前往拜訪「風箱農業技術中學(풀무농업고등기술학교)」。這所私立學校成立於1958年4月23日,由이찬갑(Lee Chan-Gab)與주옥로(Joo Ok-Ro)兩人秉持基督教精神和愛國的信念所共同創辦,期盼培育遵守聖經教誨、尊重自然、願意投入參與社區工作、追求「頭(思考)、胸(信仰)與手(勞動)」三方平衡的友善農業專門人員,在當時韓戰結束未久、國內風雨飄搖的情況下,成為有志投身韓國農業和社會運動青年的一個起點,至今已有59年的歷史了。

全是Made In Korea!保護餐桌、拯救農業與追求環境永續的Hansalim合作社

2016年11月2日下午,我們抽空拜訪擁有超過五十萬社員,是韓國目前社員人數最多,同時也是歷史最悠久的生產消費合作社–한살림(Hansalim)

一封信促成的台韓民間反基改運動交流之行

2016年11月1日,我們一行三人應邀出席「韓國全國反基改聯盟」成立大會,分享台灣非基改校園午餐運動與基改食品標示制度現況。

借鏡韓國—總統大選後談農民運動、學校午餐與合作經濟工作坊

朴槿惠下台後,南韓政壇正歷經一場政黨輪替的大換血,素有「脫北者之子」的新任總統文在寅除了頻頻對平壤喊話,其農業主張是什麼?近十年來,韓國急起直追參與全球經貿自由化的博奕,對農業部門產生多少衝擊?

【評論】剖析四章一Q政策(上):供需連結、持續追蹤與成本透明化(黃嘉琳)

地方政府代表與團膳業者在多次會議中最主要的質疑有二:四章一Q食材供應量真的如官員們再三強調的很充足嗎?因應政策而造成食材成本增加和費用上漲,錢從哪裡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