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處長表示,韓國的學校給食市民運動大約在西元2000年左右開始,而「希望食品網絡」成立於2003年,可說是很早期就參與的團體。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後,基本上韓國學校午餐已經落實使用親環境食材,因此組織的運動方向也逐漸由學校給食擴大到市民給食。
蘆原小學目前有330名學生,由1位營養教師、4名料理員、2名清潔人員與20名社區奶奶們共同負責包含教職員在內共380份學校午餐。學校午餐所採用的食材,除了部分海鮮以外,基本上全部都是韓國在地生產的親環境食材。
學校午餐究竟如何定位?日韓等國如何面對重要議題、破解難題、和規劃長期推進目標與細緻推進,值得我們參考,學習他山之石的因應之道,在施政時匯聚公眾意見,訂立出符合國情、切合教育現場的國家政策。
蘆屋市認為學校午餐的意義在於:「豐富的飲食體驗,對孩童而言是味覺與心靈的教育。」這同時也是我們教育重點之一。蘆屋的美味學校午餐,甚至成為許多家長在工作等原因需搬遷至關西地區時,決定落腳蘆屋的關鍵因素。
【大享食育協會新聞稿】
2019臺灣學校午餐大賽,校園食育新星閃亮登場!
來自全國8縣市的12組團隊,將他們在地的好味道搬「到」大賽殿堂上,不但要顧及營養美味,還要融入在地食材和風土人情,傳承在地家鄉味道。經過激烈的決賽比拚後,來自臺北市的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勇奪今年冠軍榮譽,獲得「全國最強學校午餐」頭銜!亞軍與季軍為臺南市東區崇明國民小學以及桃園市沅益食品有限公司。
台灣營養學會理事劉沁瑜副教授說,學校午餐是孩子在校的營養來源,感謝營養師與廚師為孩童把關的辛勞,也鼓勵可以勇於嘗試新的烹調方式與多元食材組合,以及利用科學思維,思考保持食材的營養與新鮮。
2019第二屆臺灣學校午餐大賽得獎名單與作品,熱騰騰公開!
2019第二屆臺灣學校午餐大賽食育教學
高雄市左營區明德國小
圖:獲得2019第二屆臺灣學校午餐大賽冠軍的台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端出雜糧野菇飯、柚香雞腿排、芋香八寶、香炒美人腿、豆豉龍鬚菜、枸杞紅棗山藥排骨湯、香蕉,當中的排骨為究好豬贊助、雞腿排為大成安心雞贊助、白米為行健有機農產生產合作社贊助。
保障食物基本權、從學生到市民的給食運動—專訪「希望食品網絡」事務處長李元永
李處長表示,韓國的學校給食市民運動大約在西元2000年左右開始,而「希望食品網絡」成立於2003年,可說是很早期就參與的團體。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後,基本上韓國學校午餐已經落實使用親環境食材,因此組織的運動方向也逐漸由學校給食擴大到市民給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