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營養午餐吃饅頭、麵包之外,你知道學校還有麵食中心嗎?

文:王婉育、圖片來源:典藏臺灣

臺灣省政府在1950年至70年代,為了消耗美國傾銷的小麥,透過延年增壽、助於長高等說法來讓國人多加食用麵食。

在電視、廣播上推廣麵食的好處之外,原本熟悉吃白米飯的臺灣人並不了解如何使用小麥,於是中國農村復興委員會(農復會)在各地舉辦推廣示範會,邀請擅長製作麵食的專家,前往當地教導民眾如何使用麵粉進行料理。

同時在報章雜誌中提供各式麵食,如蔥油餅、麻花捲、油條等點心的食譜,藉由各種方法讓國人都能學會用麵粉烹調。

1962年開始逐步實施的營養午餐計畫,以麵包、饅頭作為午餐當中的主食,甚至爾後成立麵食中心,透過學校供餐一步步地讓當時的國小生擁有吃麵食的飲食習慣。

來源:數位典藏服務網,1953年05月28日正氣中華報,第3版。

吃饅頭、麵包的學校午餐

政府大力向民間宣傳外,小麥和麵粉也進入學校,成為學校午餐的食材。例如金門縣政府於1962年九月實施「營養午餐計劃」:

(1962年05月02日訊)1962年這項計劃實施期限為一年,每人每年將發給奶粉十六磅、麵粉五十磅、營養麥三十磅、食油六磅,以供應本縣各國校教師及學童午餐所需。(正氣中華報)

接著,1964年在桃園縣龍壽國小舉行臺灣省供應學童營養午餐開辦典禮,省政府主席黃杰從美國駐華大使賴特手中接過麵粉袋,象徵學校午餐的原料是來自於美援的麵粉、小麥等食材,學校廚房運用麵粉製成麵包或饅頭,供應在校學童。

來源: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

兩年後開辦學校午餐的計畫漸趨穩定,並擴大至其他地區。1966年兒童節當天省政府教育廳表示:

(1966年04月04日訊)二十萬個山地、漁鹽區及貧困邊區的學童,每天只需負擔五角至一元即可享受一份麵包、饅頭、一杯牛奶、一碟麥飯,一碗蔬菜的營養濃湯。(臺灣民聲日報)

來源: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

成立麵食供應中心

前文提到在1964年學校午餐試辦計畫展開之時,臺灣麵食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負責供應學校午餐的麵包,像是台北縣三重市(今新北市三重區)正義國小。

(1966年11月21日訊)定本月二十一日(星期一)起,特洽請中國農村復興委員會輔導之鮮牛奶監製所供應鮮奶,及臺灣麵食中心以機器大量製造低成本麵包,用以廉價供應該校師生之中餐。(臺灣民聲日報)

另一方面,1971年在美國小麥協會、教育廳及縣府的補助之下,陸續於基隆、桃園、新竹、雲林、嘉義、臺南、高雄、澎湖等8個縣市,共13所國小設置麵食中心,用以製作與運送縣市內國小麵條、饅頭等麵食食材。

而有些麵食中心至今仍持續製作麵包,例如雲林縣鎮東國小臺南市大成國小,供應縣市内的國中小合作社。其中臺南市大成國小建置了一網站,各校老師登入後,可參考價格及麵包種類,訂購學校合作社所需的麵包。

來源:鎮東國小官網

雖然1980年後期政府開始推廣食米,麵食逐漸在學校午餐中成為週三特餐日偶爾才出現的主食。但在1970年代前國民政府大力推廣麵食的情形下,越來越多臺灣人擁有米麵共食的習慣,也留下一段國小營養午餐吃饅頭特別的回憶。

相關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