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為只有老街和宮廟的鹿港,走在巷弄美食間,發現許多店家門口貼著「鹿港好生活」的宣傳海報,門口還有環境友善店家的貼紙,一掃QR code,手機立刻連到一款鹿港好生活的APP,是環境友善店家的串聯集點活動。
柯亞以果醬響應台灣農產國家隊,邀請大眾從舌尖的感動開始,成為支持台灣農產的堅實力量。
看似複雜且與無法與生活連結的永續發展,並不是遠在天邊的口號,而是人人都能實踐在自己的生活當中,每一次的消費,都是在做一次決定,而每天都會經歷到的「飲食」選擇,便是最頻繁的。
因應武漢肺炎對國內農產的衝擊,大享食育協會運用來自民間企業捐贈的經費,串連產地農業局、北部縣市教育局、團膳業者及食材供應商等,讓學童能享用來自高雄與屏東的優質鳳梨。
食物行動計畫(Food Action Plan)是西雅圖市政府永續發展與環境辦公室(OSE)永續社區項目下自2013年開始,為期五年的行動計畫。
文|郭峻宏(2019第二屆臺灣學校午餐大賽冠軍廚師)
很榮幸能夠得到這一次臺灣校園午餐大賽冠軍,但我不會就此停下我邁進的腳步,為校園營養午餐與團膳這一塊專業,增添更多的知識與職人精神。
感謝大享食育協會讓我們有機會可以到日本學校午餐見學,透過這次的見學真的收穫良多,也大開眼界,期許台灣政府能向日本學習、讓台灣營養午餐體系更趨完善。
學校午餐究竟如何定位?日韓等國如何面對重要議題、破解難題、和規劃長期推進目標與細緻推進,值得我們參考,學習他山之石的因應之道,在施政時匯聚公眾意見,訂立出符合國情、切合教育現場的國家政策。
蘆屋市認為學校午餐的意義在於:「豐富的飲食體驗,對孩童而言是味覺與心靈的教育。」這同時也是我們教育重點之一。蘆屋的美味學校午餐,甚至成為許多家長在工作等原因需搬遷至關西地區時,決定落腳蘆屋的關鍵因素。
離開了家、離開熟悉的飲食生活,體驗各種不同的食材組合、搭配、料理和調味方式,我像是在田野農村裡做味覺練習,以酸、甜、苦、辣、鹹、香、甘、鮮、麻入口,津津有味。
嗶出「鹿港好生活」—用科技打造古都永續生活圈
原以為只有老街和宮廟的鹿港,走在巷弄美食間,發現許多店家門口貼著「鹿港好生活」的宣傳海報,門口還有環境友善店家的貼紙,一掃QR code,手機立刻連到一款鹿港好生活的APP,是環境友善店家的串聯集點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