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導」 相關文章

【網路徵文】記憶中的學校午餐│振奮的午餐

在民國五十幾年、物資不是很充裕的初中年代,我們帶的便當都很大;但飯多菜少,也沒什麼好料,大都是青菜、醃醬菜、豆乾之類。儘管如此,貼心的母親總會給我們煎菜脯蛋或添塊滷肉,雖然鹹(才夠配飯),對我們來說已是整個上午期待的佳肴珍饈。

臺灣民間學校營養午餐運動之路(2015.4~2018.8)

筆者以參與之個人經驗和觀察為主、相關文獻資料為輔等資料撰寫本文,呈現台灣校園午餐運動的某一切面,盼能拋磚引玉,有更多先進分享運動全貌,提供台灣風起雲湧在地行動鑑往知來之參考。從2005年至2018年,依事件發展可約略劃分為六大時期:校園午餐家長培力運動、食農教育萌芽及在地食材供應計畫、主管機關落實校園午餐政策、非基改校園午餐與第二波家長培力行動、非基改學校午餐入法及促進東亞交流。

臺灣民間學校營養午餐運動之路(2012~2015.3)

前言:筆者以參與之個人經驗和觀察為主、相關文獻資料為輔等資料撰寫本文,呈現台灣校園午餐運動的某一切面,盼能拋磚引玉,有更多先進分享運動全貌,提供台灣風起雲湧在地行動鑑往知來之參考。從2005年至2018年,依事件發展可約略劃分為六大時期:校園午餐家長培力運動、食農教育萌芽及在地食材供應計畫、主管機關落實校園午餐政策、非基改校園午餐與第二波家長培力行動、非基改學校午餐入法及促進東亞交流。

臺灣民間學校營養午餐運動之路(2005~2011)

筆者以參與之個人經驗和觀察為主、相關文獻資料為輔等資料撰寫本文,呈現台灣校園午餐運動的某一切面,盼能拋磚引玉,有更多先進分享運動全貌,提供台灣風起雲湧在地行動鑑往知來之參考。從2005年至2018年,依事件發展可約略劃分為六大時期:校園午餐家長培力運動、食農教育萌芽及在地食材供應計畫、主管機關落實校園午餐政策、非基改校園午餐與第二波家長培力行動、非基改學校午餐入法及促進東亞交流。

2018中興大學行銷系實習周誌之一| 一直想一直寫一直試試看

編按:今年八月來的第三位實習夥伴,是來自中興大學行銷系的大四同學張琇晴。一起來看她是如何應用本身的文字及行銷能力,來協助擴大臺灣學校午餐大賽的能見度!

2018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實習周誌之最終回|再度化身為文字編輯與圖像創造者

實習進入尾聲,同學們一個月以來從外場的支援到網站小編,再至影音節目人員,這一次,他們又有什麼新的挑戰呢?

2018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實習周誌之三| 從社群網站小編化身影音節目企劃人員的一週

編按:實習進入第三週,兩位同學又從文字搏鬥的小編,化身成為影音節目團隊的工作人員啦!(這到底是什麼樣的單位ㄚㄚㄚㄚ...

2018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實習週誌之二| 與文字近身肉搏的小編時光

編按:實習進入第二週,從原本外場奔波支援前線的生活,瞬間化身小編坐在電腦前與文字搏鬥,兩位實習同學該怎麼調適?這一集,我們來聽聽的他們的心聲(怨念)吧!

2018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實習週誌之一| 顛覆實習的想像 充滿混亂與驚喜的食譜書拍攝工作

編按:今年八月,學校午餐22計畫團隊迎來首屆的實習生,是兩位來自台中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大三升大四的同學—彭語柔與楊國瑜,對正忙得焦頭爛額的我們來說,根本就是天使來著。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