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的滋味小劇場是由五位東南亞新住民老師擔任主角,與其他演員進行錄製的8-10分鐘,共10集的廣播劇。我們將專訪演出的角色,聊聊對於廣播劇的看法。
從販售活動漁產的攤位、台灣在地青草茶飲料店、刀具專門店到米店,最後來到市場地下室親手做出美味魚丸,體驗台灣菜市場的生猛活力與溫暖人情味!
集合地點玉渠宮就坐落在第一市場旁邊,此地又稱作車埕,是因為自清代鹿港開港後與中國的頻繁貿易,聚集許多商人,從港口搬運貨物的車子都會停在這裡而得名。 由當地仕紳發起興建的玉渠宮,供奉的田都元帥為戲曲之神,過去戲班演出,都會來到玉渠宮參拜祈求演出順利。而鹿港車埕一帶形成的聚落,也因為這些人口的出入而發展成為市集。
文│黃嘉琳
若干年後,慶祝臺灣學校午餐大賽第30屆的里程碑時,2020年主題為「我和學校午餐有過節」的第三屆大賽,我們會記得些甚麼:
第三屆臺灣學校午餐大賽的冠軍獎落代表台中市大仁國小參賽的王思萍營養師和葉峻豪廚師,以母親節為題所設計參賽的菜單有小米飯、雞肉親子丼、螞蟻上樹、蒜香地瓜葉、金針味噌排骨湯和小蘋果。
八組十六位選手位在短短七小時內,歷經開幕、食育教學、料理實作與揭曉名次,站在台上獲得掌聲。點滿參賽經驗值後,隔天回到學校廚房,繼續為孩子的午餐奮鬥。賽事過後,第三屆臺灣學校午餐大賽的重要主角寫下感想,有感動、懊悔、失落及收穫,選手們內心話在此初次公開。
由七位專家學者組成的評審團,正以銳利的眼神看著選手們進行教學與料理。是否好奇在一屆比一屆激烈的賽事中,選手如何突破重圍呢?本期邀請營養學者許青雲老師、食材文化研究專家徐仲,以及廚神阿發師和我們分享必勝的破關攻略。
文│陳儒瑋
文│王婉育
文│馬場鍊成
譯│福澤史可
圖│二十一世紀構想研究會提供
吳振南老師:不要光聽廣播,也歡迎大家來「吃」廣播!
東南亞的滋味小劇場是由五位東南亞新住民老師擔任主角,與其他演員進行錄製的8-10分鐘,共10集的廣播劇。我們將專訪演出的角色,聊聊對於廣播劇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