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訪蘭恩蘭嶼部落教保中心時正值寒假,教保中心沒有小孩的嬉鬧聲,倒是清掃洗刷的聲音不斷。老師們把握冬日難得的暖陽在教室外頭整理教具,教保中心邱美惠主任則在辦公室等候我們的拜訪。坐在辦公室旁的小桌椅,主任帶我們了解蘭恩在蘭嶼經營幼教多年的歷程,以及目前規劃從生活到祭典的族語學習之旅。
不只挑選友善環境的食材,還有消費習慣、產生的垃圾、進到海洋的廢棄物等,都會影響到飲食品質,因此這些我們不要的東西,也是永續生活的一部分。現在,每天接收到的資訊過於龐大,透過介紹簡單的網站和APP,來讓大家清楚知道生活足跡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如此一來,也讓我們生活中的每個選擇與行為離永續生活更近一步。
近年因為加工食品進口以及生活習慣改變,國合會所服務的馬紹爾群島、帛琉、吐瓦魯以及諾魯等國家人民逐漸面臨營養不良的挑戰,因此我們開始著手進行營養推廣計畫。
五感並用,透過舌尖認識紅豆的甜沙滋味,在田間觀察、實作、撫摸,更仔細的解紅豆的植株與種植。地方人要知地方事,這次活動後大寮國小的學生更了解在地的物產。而這樣的課程與認識,除了讓學生知道在地重要的農作物,或許也種下地方產業得以延續與活用的小小種子吧!
離島面對的食材供應衍伸出來的運輸、成本、品項面向上的挑戰,看似日常的學校營養午餐,一天一天地承載著這片土地的生活記憶。
看似毫不炫技的家常料理,變成大鍋大灶的學校廚房裡兩、三千人的學童午餐,可不容易;能獲得專業評審青睞奪下冠軍和便利商店開發商品機會,就更不簡單。
亞當說:「這個計畫成功與否,取決於我們是否不再被需要」。
一起行動吧,讓「正牌垃圾食物計畫」畫下句點,讓食物不再成為垃圾,「餵飽你的肚子,而不是垃圾桶!(Feed your belly, not the bin!)」。
金門免費學校營養午餐福利,追根究柢竟與戰地軍管時期的政策有關。看似平常普通的學校營養午餐,底下都隱藏著在地歷史的身影。
以下將由臺灣學校午餐大賽的主辦單位──大享食育協會靈魂人物「享君」,邀請兩位大賽的工作人員談談對於臺灣學校午餐大賽場邊的第一手觀察。
文、圖|王章逸
二林育德國小的學生排隊有序,拜訪位於芳苑鄉的新建美油籽學堂,走進油車間,進入芝麻油香的世界。
蘭恩文教基金會:人之島上教育與文化的耕耘者
拜訪蘭恩蘭嶼部落教保中心時正值寒假,教保中心沒有小孩的嬉鬧聲,倒是清掃洗刷的聲音不斷。老師們把握冬日難得的暖陽在教室外頭整理教具,教保中心邱美惠主任則在辦公室等候我們的拜訪。坐在辦公室旁的小桌椅,主任帶我們了解蘭恩在蘭嶼經營幼教多年的歷程,以及目前規劃從生活到祭典的族語學習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