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餐桌「游」回產地 認識臺灣西部永續海鮮

常見的文蛤、虱目魚與白蝦可說是臺灣水產品代表,從外食餐飲到家庭餐桌,只要加了魚鮮,就會變得營養豐富,滋味十足。

臺灣西部沿海養殖漁業發達,相連的漁塭是承載生活與生計之地,也是環境脆弱的區域。面對環境與氣候變遷的嚴峻挑戰,逆境拚搏的養殖者與社區工作者,砥礪自我、翻轉慣習,開展出兼顧生活、生計與環境的生態養殖。


文、圖│陳芬瑜

不抽取地下水的「鹽」選文蛤

位於雲林縣的臨海村落「成龍村」,村民主要養殖文蛤維生,利用引入海水與牛挑灣溪水混合的半淡鹹水養殖,輔以地下水來調節池中的鹽度。當地的文蛤養殖已發展出與虱目魚、白蝦混養的技術,借重三者不同的環境與食性需求;虱目魚與白蝦是池中的工作者,代謝物能讓水中微細藻生長,提供文蛤食用,也負責維持水體品質與環境平衡。

圖說:文蛤從養殖池收成後,在養殖池邊進行清洗及分級。(王章逸攝)

近年來以國際環境藝術節聞名的成龍溼地,是過去農耕與養殖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與海水倒灌所形成的人為溼地;二〇〇九年觀樹教育基金會進駐後,透過環境教育及藝術介入,邀請居民與遊客一起思考環境變遷的課題,也嘗試產業轉型的可能性。投身養殖實驗的王昭湄分享當時的動念:有無可能不抽取地下水,僅依賴漲潮取得的半淡鹹水養殖文蛤,兼顧居民生計與環境照顧?

實驗與監測紀錄證明,結合淨水池、純白蝦池、低密度混養池的循環水系統,並不需抽取地下水;進一步推論漁民強調養殖必須補充淡水的原因─或許是水源中過多的營養鹽或其他污染物讓文蛤無法生存,因此需要較潔淨的地下水(淡水)來改善水質。

然而,從環境保育介入產業轉型並不容易,如何讓更多人轉念並攜手嘗試,是昭湄離開工作十年的基金會後,希望與當地共創的未來。

圖說:王昭湄催生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也投入文蛤養殖的實驗計畫,十年陪伴協力成龍村轉型。(陳芬瑜攝) 

營造魚蝦各司其職的池中生態系

同為水產養殖重地的嘉義布袋鎮,邱經堯甫獲得白金虱王與十大神農獎。投入生態養殖多年,他強調「養魚先養水,養水先養土,養土先養環境」的觀念,以及生物與環境密不可分的關係。猶記得參加里海嘉濱的產地活動,我一邊吃著鮮美的水產,一邊看他拿著透明高腳杯盛裝養殖池水,分享引以為傲的養殖環境。

邱經堯的主要養殖魚種是虱目魚,屬食物鏈的中低階生物,是相對環保的草食性魚種,其次是白蝦,除了經濟考量外,也善用白蝦濾食的特性來照顧水質。養殖池裡還依不同功能混養工作魚,如吃藻類的大頭鰱與豆仔魚、吃剩餘飼料的鯽魚、肉食性的鱸魚則負責清理病殘弱魚,維持池中的生態平衡。

有別於一般漁塭邊坡裸露的景象,邱經堯的養殖池邊野草茂盛;他認為維持池邊草相是整體生態系的一環,冬天的海口風寒,野草還具有擋風的效果。透過牆上的掛報與現場走訪,經堯娓娓道來養殖池中的食物鏈關係,淵博的經驗知識堪稱漁民科學家,讓我們受益許多。

圖說:邱經堯與筆者一行介紹生態養殖的理念與不同食性魚種混養創造出平衡健康的養殖環境。

你我都是永續海鮮的實踐者

一趟友善養殖者拜訪之旅,我們得以深刻認識永續海鮮的概念,也印證選擇在地當令、認識生產者與本地漁業的飲食準則,永續餐桌其實並不難的奧義。

 

相關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