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導」 相關文章

食による色鮮やかで持続可能な未来:2021第4回台湾学校給食大会を開催

これにより、2021年の第4回台湾学校給食大会では、SDGsをテーマに学校給食の従事者を招いて、SDGsに沿った学校給食を考案するなど、子どもたちが正しく食材を選ぶ能力を育成しています。

家之味—復刻母親的炒米粉

以前看母親備料時候,米粉總是要浸泡一段時間,而純米米粉容易軟化不需浸泡。料理時試著抓出合適的水量,吃米粉時則是嘖嘖稱奇「啊,原來這就是純米米粉的口感跟香氣啊」,像是舊朋友有同樣容貌,卻有著不熟悉的內涵,重新好好認識一番。

【日本】停電停水怎麼辦?學校營養午餐的防災應變策略

日本文部科學省網站公布《構建災害發生時的學校午餐實施制度案例手冊》,整理針對1,813 名公立學校(都道府縣、區市町村、事務組合)供餐負責人發放調查問卷的統計資料與學校營養午餐防災應對策略案例。 

【營養師入班教學系列】cinavu小米粽 DIY

你知道cinavu是什麼嗎?許多臺灣人不知道這款美味,其實cinavu是原住民族的傳統食物,依各家流派使用材料不同,但材料基本不脫小米、豬肉、假酸漿葉。小米的糯香搭配豬肉油脂的風味必然好吃,最後再搭配假酸漿葉畫龍點睛,不僅中和油膩,也能幫助消化。

【營養師入班教學系列】雜糧彩虹傘與小米地瓜圓

雜糧課程到底要怎麼上,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好懂呢?透過食物的DIY是許多營養師會嘗試的方法,除此之外,「教材」的使用更可以讓上課的功效事半功倍。

【營養師入班教學系列】雜糧萬花筒DIY

2021年的十月,大家的生活正從疫情爆發的恐懼中緩緩恢復,學校也絲毫不敢鬆懈,祭出飲食需要隔板等措施。這樣的限制對於擅長使用味覺讓小孩認識食物的營養師而言尤其麻煩,到底該如何讓學生在沒有品嚐的環節,也能引起他們對雜糧的興趣呢?施沛君營養師透過「雜糧萬花筒」DIY,帶領小孩進入雜糧的繽紛世界。

天日晒鹽:復曬臺灣鹹滋味

「天日晒鹽」是利用太陽日曬的輻射熱能和風力,使海水自然蒸發濃縮、結晶成鹽;想專注品嚐臺灣在地天日晒鹽的風味,就做簡單樸素一點的料理,我直覺想到的就是土鍋飯鍋巴,配上海鹽。

敲魚乾、聽廣播─南投縣南光國小的食魚體驗課程

在學期結束前,我們走訪南投縣埔里鎮南光國小,到班級體驗菲律賓料理巧克力粥配鹹魚!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