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25年5月18日
日本學校營養午餐歷史沿革(摘要)
日本的學校午餐制度擁有超過百年的歷史,其發展深深反映了日本社會對兒童健康、營養與教育的重視。
這項制度最早可追溯至1889年,當時山形縣鶴岡町的私立忠愛小學校開始為貧困兒童提供免費午餐,內容簡單,包括飯糰、鹽鮭與醃菜。這樣的服務並非普及,但為當時缺乏足夠食物的兒童提供了基本的營養支持。
進入20世紀,部分地區的學校開始陸續為體弱或貧困兒童供應如麵包、年糕、麵條等簡易餐點。1923年,日本政府出於改善兒童營養的考量,開始鼓勵學校午餐的推廣。不過,隨著戰爭爆發與糧食短缺的惡化,學校午餐的供應一度中斷。
戰後,日本社會迅速意識到兒童營養問題的嚴重性。1946年,政府發布推廣學校午餐的指導通達,並於1947年重新啟動供餐制度,使全國約三百萬名兒童受惠。此後,國際社會的支援也扮演關鍵角色。1949年,日本獲得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的脫脂奶粉援助,1950年起更獲美國小麥粉支援,進一步促成主食、配菜與牛奶兼備的「完全午餐」形式。至1951年,這類午餐已擴及全國小學。
1954年,日本制定《學校午餐法》,這是制度發展上的重大里程碑。該法不僅確立了學校午餐的法理基礎,也明確了其教育與營養雙重目標。此後,學校午餐制度持續擴展與演變。1976年,米飯正式納入學校午餐選項,使菜單更為多元化。
2005年4月,當時日本文部科學省透過修訂《學校教育法》與《教職員免許法》,正式設立「營養教師(栄養教諭)」的法定地位。營養教師不僅具有營養專業背景,也同時擁有教學資格,是學校食育的推動者與執行者。
2005年6月,日本政府公布《食育基本法》,明確將營養教諭定位為實施食育的重要角色。隔年3月,政府進一步制定《食育推動基本計劃》,強化營養教諭在課程與學校整體食育體系中的功能。2008年修訂的《學校午餐法》更進一步納入「食育」觀點,強調透過午餐培養學生的飲食知識與判斷力。
當前,日本學校午餐面臨多項挑戰。食材價格上漲與財源確保成為各地方政府的重要課題。在人力方面,廚工短缺與設施老化問題也逐漸浮現。面對日益多元的學生需求,例如食物過敏與家庭背景差異,學校必須提供更具彈性的個別對應措施。此外,學生人數減少與社會高齡化也正改變學校午餐的規模與需求模式。
截至2023年,全國已有約三成的地方政府實施國小中學免費午餐政策,計於2026年將全面實施免費學校午餐政策。
營養教師(栄養教諭)制度
成為營養教師須具備相應的教員免許資格,申請者需完成特定學分課程,並擁有營養師或管理營養師資格。資格可透過就讀營養教育相關的大學或研究所課程取得,或參加依《教職員免許法》認可的講習。
營養教師的聘任與管理由都道府縣負責,他們屬於「縣費負擔教職員」,即薪資與聘用由地方政府承擔。在法律上,營養教師被納入教師體系,因此在任用、晉升、研修、休假等制度上,皆比照其他學科教師辦理,各地政府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聘任。根據文部科學省公布的2024年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全國有6,924名營養教師,平均每人負責約1,400名學生。
營養教師的工作範疇相當多元。他們在學校中負責進行食育教學,例如在家庭科、綜合學習、班級活動等課程中講授飲食相關內容;同時也擔任學校午餐管理的實務角色,包括菜單規劃、營養計算、食材選擇與衛生監督。此外,針對有特殊飲食需求的學生,如食物過敏或營養失衡者,營養教師會提供個別化的諮詢與指導。
他們亦積極參與學校整體的食育規劃與執行,例如成立食育推進委員會與協助制訂學校食育方針,將食育理念融入日常校園生活。這樣的角色設定,使營養教師與傳統僅負責餐點營養的「學校營養職員」有所區別,具有更明確的教育職能與法律保障。
免費學校午餐政策(推進中)
一般而言,日本學校午餐費用中的學校設施與人事費由地方政府負擔(縣級政府支付營養教師與學校營養職員的薪資),至於食材費則由家長支付,但地方政府依舊可以提供相關補助。
根據文部科學省的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9月,日本全國1794個自治體(約等於台灣的鄉鎮市)中,已有722個(約40%)地方自治體透過不同方式實施給食無償化政策,經費來源包括地方政府的自有財源、地方創生臨時交付金、故鄉納稅制度(ふるさと納税)、以及都道府縣補助 等。此外,截至令和5年(2023 年)9月1日,已有547個自治體針對所有中小學生全面實施「給食無償化」政策。
2025年5月,日本自民黨、公明黨與日本維新會三黨已達成共識,預定自2026年度(令和8年度)起開始推行小學午餐全面免費的政策,並計畫儘快擴大至中學階段。消息指出,日本政府將在2025年6月公布的《經濟財政運營與改革的基本方針》(俗稱:骨太方針)中,納入相關政策的制度設計細節。這項政策的主要目標,是透過國家層級的推動,縮小地區與家庭間的差距,確保每位孩子都能獲得均衡營養與健康成長的基本保障。
日本學校營養午餐基礎資料(截至2023年5月1日)
全國各級供餐學校共30,543所,平均供餐率(學校計)為95.6%。供餐學生人數9,536,283人,平均供餐率(學生計)為96.1%。 小學:18,755校|6,049,683名學生|供餐率(學校計)99.1%、供餐率(學生計)99.3% 國中:9,820校|3,178,910名學生|供餐率(學校計)91.5%、供餐率(學生計)91.7% 義務教育學校:207校|76,172名學生|供餐率(學校計)98.6%、供餐率(學生計)99.7% 中等教育學校(前期課程):56校|18,005名學生|供餐率(學校計)67.9%、供餐率(學生計)65.6% 特別支援學校:1,166校|151,362名學生|供餐率(學校計)89.7%、供餐率(學生計)94.8% 夜間定時制高等學校:539校|62,151名學生|供餐率(學校計)63.5%、供餐率(學生計)24.6%
全國各級供餐學校共30,543所,平均供餐率(學校計)為95.6%。供餐學生人數9,536,283人,平均供餐率(學生計)為96.1%。
小學:18,755校|6,049,683名學生|供餐率(學校計)99.1%、供餐率(學生計)99.3%
國中:9,820校|3,178,910名學生|供餐率(學校計)91.5%、供餐率(學生計)91.7%
義務教育學校:207校|76,172名學生|供餐率(學校計)98.6%、供餐率(學生計)99.7%
中等教育學校(前期課程):56校|18,005名學生|供餐率(學校計)67.9%、供餐率(學生計)65.6%
特別支援學校:1,166校|151,362名學生|供餐率(學校計)89.7%、供餐率(學生計)94.8%
夜間定時制高等學校:539校|62,151名學生|供餐率(學校計)63.5%、供餐率(學生計)24.6%
單獨調理場:小學(46.4%)、國中(24.9%)、義務教育學校(47.2%)、中等教育學校_前期課程(30.8%) 共同調理場:小學(53.1%)、國中(63.6%)、義務教育學校(51.8%)、中等教育學校_前期課程(26.9%) 其他:小學(0.5%)、國中(11.5%)、義務教育學校(1.0%)、中等教育學校_前期課程(42.3%)
單獨調理場:小學(46.4%)、國中(24.9%)、義務教育學校(47.2%)、中等教育學校_前期課程(30.8%)
共同調理場:小學(53.1%)、國中(63.6%)、義務教育學校(51.8%)、中等教育學校_前期課程(26.9%)
其他:小學(0.5%)、國中(11.5%)、義務教育學校(1.0%)、中等教育學校_前期課程(42.3%)
學校午餐調理員(公立):正職(18,283名,其中有調理師執照者為12,504名)、兼職(18,232名,其中有調理師執照者6,987名),合計36,515名。 配置學校午餐調理員之場所(公立):小學(8,051所)、國中(1,929所)、義務教育學校(90所)、中等教育學校_前期課程(49所)、特別支援學校(786所)、夜間定時制高等學校(226所)、共同調理場(2,352所),合計13,441所。 學校營養職員(主責學校午餐業務,含學校營養教師):11,359名(2021年資料) 學校營養教師(具備教師資格,除營養管理外,還負責食育推進、營養指導等教學工作):6,924名(2024年資料)
學校午餐調理員(公立):正職(18,283名,其中有調理師執照者為12,504名)、兼職(18,232名,其中有調理師執照者6,987名),合計36,515名。
配置學校午餐調理員之場所(公立):小學(8,051所)、國中(1,929所)、義務教育學校(90所)、中等教育學校_前期課程(49所)、特別支援學校(786所)、夜間定時制高等學校(226所)、共同調理場(2,352所),合計13,441所。
學校營養職員(主責學校午餐業務,含學校營養教師):11,359名(2021年資料)
學校營養教師(具備教師資格,除營養管理外,還負責食育推進、營養指導等教學工作):6,924名(2024年資料)
公立小學平均每月供餐費用為4,688日圓(每年192次供餐)(較2021年調查上漲4.7%) 公立中學平均每月供餐費用為5,367日圓(每年188次供餐)(較2021年調查上漲4.8%) *日本預計2026年全面推行免費學校午餐政策,目前全國約有三分之一的市町村實施。
公立小學平均每月供餐費用為4,688日圓(每年192次供餐)(較2021年調查上漲4.7%)
公立中學平均每月供餐費用為5,367日圓(每年188次供餐)(較2021年調查上漲4.8%)
*日本預計2026年全面推行免費學校午餐政策,目前全國約有三分之一的市町村實施。
大享食育協會的日本交流見學紀錄
為了讓學童能從小理解日本料理文化,包括高木一雄在內的年輕名廚,與五穀豐穰公司的西居豐社長於2014年共同組成「和食給食應援團」 ,走入校園展開協助設計午餐菜單...
文 / 簡嘉穎
比起一般人的飲食,發育中的孩子所吃的學校營養午餐,更受到社會的重視,若你看過日劇〈女王的營養午餐〉,大概能感受到,學校營養午餐受到多麼嚴格的衛生規定(例如:...
為了維持全區供餐水準,自1960年代開辦營養午餐以來,杉並區固定由教育委員會和各校營養師共同設計「標準菜單」,提供給各校營養師做參考。除了基本的營養、衛生、...
2014年3月,以日本料理名廚「贊否兩論」笠原將弘為首,8名引領當代日式料理風潮的年輕主廚組成了「和食給食應援團」,除了設計營養午餐菜單,...
日本學校午餐界高人氣的營養師松丸奨,將於11月初訪台演講。這位被日本週刊女性雜誌譽為「日本最帥的學校午餐營養師」,也是去年日劇〈女王的營養午餐〉顧問,...
更新日期|2025年5月18日
日本學校營養午餐歷史沿革(摘要)
日本的學校午餐制度擁有超過百年的歷史,其發展深深反映了日本社會對兒童健康、營養與教育的重視。
這項制度最早可追溯至1889年,當時山形縣鶴岡町的私立忠愛小學校開始為貧困兒童提供免費午餐,內容簡單,包括飯糰、鹽鮭與醃菜。這樣的服務並非普及,但為當時缺乏足夠食物的兒童提供了基本的營養支持。
進入20世紀,部分地區的學校開始陸續為體弱或貧困兒童供應如麵包、年糕、麵條等簡易餐點。1923年,日本政府出於改善兒童營養的考量,開始鼓勵學校午餐的推廣。不過,隨著戰爭爆發與糧食短缺的惡化,學校午餐的供應一度中斷。
戰後,日本社會迅速意識到兒童營養問題的嚴重性。1946年,政府發布推廣學校午餐的指導通達,並於1947年重新啟動供餐制度,使全國約三百萬名兒童受惠。此後,國際社會的支援也扮演關鍵角色。1949年,日本獲得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的脫脂奶粉援助,1950年起更獲美國小麥粉支援,進一步促成主食、配菜與牛奶兼備的「完全午餐」形式。至1951年,這類午餐已擴及全國小學。
1954年,日本制定《學校午餐法》,這是制度發展上的重大里程碑。該法不僅確立了學校午餐的法理基礎,也明確了其教育與營養雙重目標。此後,學校午餐制度持續擴展與演變。1976年,米飯正式納入學校午餐選項,使菜單更為多元化。
2005年4月,當時日本文部科學省透過修訂《學校教育法》與《教職員免許法》,正式設立「營養教師(栄養教諭)」的法定地位。營養教師不僅具有營養專業背景,也同時擁有教學資格,是學校食育的推動者與執行者。
2005年6月,日本政府公布《食育基本法》,明確將營養教諭定位為實施食育的重要角色。隔年3月,政府進一步制定《食育推動基本計劃》,強化營養教諭在課程與學校整體食育體系中的功能。2008年修訂的《學校午餐法》更進一步納入「食育」觀點,強調透過午餐培養學生的飲食知識與判斷力。
當前,日本學校午餐面臨多項挑戰。食材價格上漲與財源確保成為各地方政府的重要課題。在人力方面,廚工短缺與設施老化問題也逐漸浮現。面對日益多元的學生需求,例如食物過敏與家庭背景差異,學校必須提供更具彈性的個別對應措施。此外,學生人數減少與社會高齡化也正改變學校午餐的規模與需求模式。
截至2023年,全國已有約三成的地方政府實施國小中學免費午餐政策,計於2026年將全面實施免費學校午餐政策。
營養教師(栄養教諭)制度
2005年4月,當時日本文部科學省透過修訂《學校教育法》與《教職員免許法》,正式設立「營養教師(栄養教諭)」的法定地位。營養教師不僅具有營養專業背景,也同時擁有教學資格,是學校食育的推動者與執行者。
成為營養教師須具備相應的教員免許資格,申請者需完成特定學分課程,並擁有營養師或管理營養師資格。資格可透過就讀營養教育相關的大學或研究所課程取得,或參加依《教職員免許法》認可的講習。
營養教師的聘任與管理由都道府縣負責,他們屬於「縣費負擔教職員」,即薪資與聘用由地方政府承擔。在法律上,營養教師被納入教師體系,因此在任用、晉升、研修、休假等制度上,皆比照其他學科教師辦理,各地政府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聘任。根據文部科學省公布的2024年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全國有6,924名營養教師,平均每人負責約1,400名學生。
營養教師的工作範疇相當多元。他們在學校中負責進行食育教學,例如在家庭科、綜合學習、班級活動等課程中講授飲食相關內容;同時也擔任學校午餐管理的實務角色,包括菜單規劃、營養計算、食材選擇與衛生監督。此外,針對有特殊飲食需求的學生,如食物過敏或營養失衡者,營養教師會提供個別化的諮詢與指導。
他們亦積極參與學校整體的食育規劃與執行,例如成立食育推進委員會與協助制訂學校食育方針,將食育理念融入日常校園生活。這樣的角色設定,使營養教師與傳統僅負責餐點營養的「學校營養職員」有所區別,具有更明確的教育職能與法律保障。
免費學校午餐政策(推進中)
一般而言,日本學校午餐費用中的學校設施與人事費由地方政府負擔(縣級政府支付營養教師與學校營養職員的薪資),至於食材費則由家長支付,但地方政府依舊可以提供相關補助。
根據文部科學省的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9月,日本全國1794個自治體(約等於台灣的鄉鎮市)中,已有722個(約40%)地方自治體透過不同方式實施給食無償化政策,經費來源包括地方政府的自有財源、地方創生臨時交付金、故鄉納稅制度(ふるさと納税)、以及都道府縣補助 等。此外,截至令和5年(2023 年)9月1日,已有547個自治體針對所有中小學生全面實施「給食無償化」政策。
2025年5月,日本自民黨、公明黨與日本維新會三黨已達成共識,預定自2026年度(令和8年度)起開始推行小學午餐全面免費的政策,並計畫儘快擴大至中學階段。消息指出,日本政府將在2025年6月公布的《經濟財政運營與改革的基本方針》(俗稱:骨太方針)中,納入相關政策的制度設計細節。這項政策的主要目標,是透過國家層級的推動,縮小地區與家庭間的差距,確保每位孩子都能獲得均衡營養與健康成長的基本保障。
日本學校營養午餐基礎資料(截至2023年5月1日)
大享食育協會的日本交流見學紀錄
相關消息
日本學校午餐倡議的多種可能|和食給食應援團與全國學校給食甲子園
為了讓學童能從小理解日本料理文化,包括高木一雄在內的年輕名廚,與五穀豐穰公司的西居豐社長於2014年共同組成「和食給食應援團」 ,走入校園展開協助設計午餐菜單...
食器也是食育 日本三信化工的「繕計畫」、「和食器計畫」(簡嘉潁)
文 / 簡嘉穎
不超標也有事—日本學校營養午餐核食問題(宋瑞文)
比起一般人的飲食,發育中的孩子所吃的學校營養午餐,更受到社會的重視,若你看過日劇〈女王的營養午餐〉,大概能感受到,學校營養午餐受到多麼嚴格的衛生規定(例如:...
三谷小學的超級食育課—讓文化傳承從孩子擴及家庭(簡嘉潁)
為了維持全區供餐水準,自1960年代開辦營養午餐以來,杉並區固定由教育委員會和各校營養師共同設計「標準菜單」,提供給各校營養師做參考。除了基本的營養、衛生、...
和食給食應援團—從學校午餐傳承傳統飲食文化(簡嘉潁)
2014年3月,以日本料理名廚「贊否兩論」笠原將弘為首,8名引領當代日式料理風潮的年輕主廚組成了「和食給食應援團」,除了設計營養午餐菜單,...
日劇〈女王的營養午餐〉—花美男與女王的合作(宋瑞文)
日本學校午餐界高人氣的營養師松丸奨,將於11月初訪台演講。這位被日本週刊女性雜誌譽為「日本最帥的學校午餐營養師」,也是去年日劇〈女王的營養午餐〉顧問,...
頁面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