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吃的營養午餐是在學校廚房烹調,還是團膳公司送來的呢?1980年代學校午餐發生了什麼變化,使得臺灣與其他國家如日本和韓國有著什麼不同的樣態呢?
榮獲2019第二屆臺灣學校午餐大賽季軍的暨湘云營養師與張小鵬廚師大方公開精選菜色「杏菇花雕雞」作法,邀請大家一起動手做料理!
認識泰國、越南、印尼、緬甸、柬埔寨、馬來西亞、菲律賓等7國、共35道料理食譜,讓孩子能從學校午餐出發,開展更多元的文化視角。
是什麼起心動念讓她想開設一家吃得安心的餐廳?我們一起來聽她的現身說法吧~~~
除了泡菜之外,年糕也是韓國餐桌上經常出現的食材,例如,年糕湯、辣炒年糕、烤年糕等。但你知道韓國有「年糕日」嗎?每年11月11日是韓國的「農民節」,也是「年糕日(가래떡 데이)」。
Dan Guisti成立Brigaid公司,其商業模式為以現場烹飪食材取代原本常見的加工食品與半成品,另外讓有經驗的主廚進駐學校改善料理程序及技術。
在過去三、四年前往日本進行學校營養午餐與飲食教育的交流活動之中,我發現一個對台灣課堂來說相對比較少見的教材,那就是食物模型。
今年1月底發布的《2020法國米其林指南》,新推出了一個表彰環境永續的綠色五葉草〈Green Clover〉標誌,表明其餐館具有「值得讚許的環保做法」。
美國維吉尼亞州亞歷山大市公立學校(ACPS)已開始於T.C.威廉斯高中與其他國中食堂試行使用可堆肥餐具,取代過往的保麗龍餐盤。
1946年12月24日,盟軍總司令部、亞洲救濟授權機構和日本政府一同在東京永田町小學舉行美援物資捐贈儀式,因此12月24日就被訂為「學校午餐紀念日」。
臺灣營養午餐開辦三十年後的新開始:團膳公司
大家吃的營養午餐是在學校廚房烹調,還是團膳公司送來的呢?1980年代學校午餐發生了什麼變化,使得臺灣與其他國家如日本和韓國有著什麼不同的樣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