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午餐不好吃」是有些人的童年記憶,也是有些人的刻板印象,但對於一群默默耕耘在第一線的營養師及廚師而言,他們每天都在挑戰這句話,嘗試用有限的資源與無限的創意,讓孩子從「挑食」走向「珍惜每一口」。
使用杏「鮑」菇、「高」麗菜」與「粽」葉,將包高中的諧音更加均衡、健康的呈現在午餐當中。
三度晉級臺灣學校午餐大賽的決賽隊伍,今年更是由原班人馬黃昱誌衛管人員、郭健祥廚師再度叩關發表組,趕緊一探他們的專訪!
廚師為了今天的採訪特別製作「絲絲入扣」這道菜中,所用到的炸地瓜皮與白蘿蔔皮,能搶先品嘗比賽菜品令人欣喜,而嘴中散發出的酥脆口感與蔬菜香氣,沒想到竟然是由我們平時棄之不用的食材巧妙變化而來。
阿波尾雞是由德島縣立農林水產綜合技術支援中心畜產研究課培育的地雞品種,來自德島縣傳統飼養的赤笹系軍雞公雞,與優質肉用雞種白色普利茅斯岩雞母雞配種後誕生。
高雄市農業局於於高雄美濃區農會創新的未來超市附設的未來廚房舉辦「多元食農教育場域營造及發展策略工作坊」,當天共有各地50餘名夥伴齊聚交流。
2025 第八屆臺灣學校午餐大賽《午餐食惜生》募集了 2 名學生評審,他們將親臨現場總決賽,與其他評審一同選出心目中的「午餐食惜生」!
不同於梯田式農業,西阿波居民直接在陡坡上耕作,以適應地形並維持生態平衡與聚落延續。2018年3月9日,傾斜地農耕系統獲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世界農業遺產」。
說到大甲你會想到什麼呢?除了著名的農特產品「芋頭」外,就是香火鼎盛、每年繞境都滿滿人潮的「大甲鎮瀾宮」了。位在台中市大甲區的華龍國小隊伍,以這兩個地方特色出發設計菜單,準備在學校午餐大賽帶著大家一起神遊大甲,品嚐媽祖出巡的味道。
這次菜單以臺南在地食材為主軸,相較於過往參賽作品,今年菜色真的很「家常」,就是我們學校平常供應的餐點。這樣搭配構想其實來自小朋友的建議,沒想到如願晉級!
【賽前採訪】用巧思及巧手打造吃光光料理—專訪新北市新埔國小林函儀營養師與林冠宏廚師
「營養午餐不好吃」是有些人的童年記憶,也是有些人的刻板印象,但對於一群默默耕耘在第一線的營養師及廚師而言,他們每天都在挑戰這句話,嘗試用有限的資源與無限的創意,讓孩子從「挑食」走向「珍惜每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