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前採訪】讓孩子願意嘗試蔬菜—專訪大崗國小薛雲華營養師與黃文龍廚師

文.圖|洪啓傑

桃園市大崗國民小學位於機場捷運線長庚醫院站附近,正如過去幾屆午餐大賽的決賽場地一樣,我們都是從這一站出發。如今午餐大賽的場地已更換,但這地點仍讓人回憶起那些比賽的時光。

一進學校就受到營養師的熱情招待,廚師為了今天的採訪特別製作「絲絲入扣」這道菜中,所用到的炸地瓜皮與白蘿蔔皮。能搶先品嘗比賽菜品令人欣喜,而嘴中散發出的蔬菜香氣與酥脆口感,沒想到竟然是由我們平時棄之不用的食材巧妙變化而來。

曾在西班牙生活,擅長運用香料的黃文龍廚師,與熱情且創意豐富的薛雲華營養師,可說是思維與技術的組合,兩人經過反覆討論與調整而打造的菜單,相信能在大賽奪得好名次。

左邊黃色的為炸地瓜皮、右邊白色的為炸蘿蔔皮。

問:恭喜晉級臺灣學校午餐大賽決賽!為什會想報名挑戰臺灣學校午餐大賽?得知晉級的心情如何?有沒有設定什麼樣的目標?

薛雲華營養師(以下簡稱薛):營養師們都有流傳這個比賽因此得知。當收到晉級通知的時候,那時候我在開車,真的是感動到要哭了!

黃文龍廚師(以下簡稱黃):我是聽營養師介紹後決定要來挑戰大賽,希望可以增進對小朋友口味的掌握。

:目標當然是能夠前往日本觀摩!

:我們要第二名前面的名次!日本午餐看起來精緻,味道感覺很清淡,很想知道實際品嘗起來如何。

問:您們從事學校午餐工作多久了?當初為何選擇進入學校服務?

:二十多年了。當初為了照顧小孩,來到能週休的學校工作,一進來發現跟外面餐廳差很多,不論是餐點的樣式、口味、烹調設備都不同,挑戰性很大 。

:「叔叔我跟你說,今天午餐好好吃喔!」每天傾聽小朋友的回饋,是我能夠長久做這一行的動力 。

:在醫院服務十年,今年才調過來。學校跟醫院的差異在於菜單的多元性,醫院的菜單考量病人的健康需求,料理方式較為固定,口味也相對單調;而學校則需面對成長中的學生,菜色需要更多變化,讓孩子願意嘗試不同食材。希望可以培養孩子們的健康飲食習慣,幫助他們未來減少健康問題與醫療支出。

問:本屆賽事主題為「惜食」,包含「鼓勵供餐者善用食材、減少浪費」,以及「邀請食用 者珍惜食物、減少剩食」兩項範疇。請問您們在設計作品的時候,於食材選擇、菜色搭配、料理方式等面向上,是從什麼角度切入發想及思考的呢?

:師傅實在優秀,每次問他都能得到超乎想像的回答。我會先提出想法,他會告訴我如何執行,我們再討論如何調整成午餐可以供應的形式。剛好從前一陣子的學校活動找到惜食食譜的靈感,包括使用蘿蔔皮、蘿蔔葉、地瓜皮、彩椒籽、豆渣。

:彩椒籽一般很少使用,但經過反覆測試,找出能去除其苦澀味,並散發香氣的方法。

薛:豆渣湯中能感受到湯裡的豆香,原先想再放入味噌增添風味,但味噌湯已是常見菜色,而且會搶走豆渣的風味。

問:貴單位是否曾經,或正在推展什麼樣的惜食行動呢?如果有的話,可以請您們分享相關的活動經驗或心得嗎?

:除了桃園市政府推動的「食享冰箱」跟「特色食材導入校園午餐」,校園中也執行「蘿蔔變身秀」課程,班級挑戰用梅子醃紅、白蘿蔔。孩子不愛吃蔬菜是因為缺乏了解,多嘗試各種花樣讓孩子愛吃,藉此來減少蔬菜的剩食量。

:還有本學期首次展開的「班級蔬菜王」活動。以學年為單位,只要吃光當天的蔬菜就獲得一點綠點,比賽期間內獲得最多綠點的班級獲勝,而獲勝班級能得到一次提議菜色的機會,當然還是會在成本內與廠商、學生討論如何實施。

:學生為了能在學校午餐吃到自己喜愛的鹽酥雞和珍珠奶茶,會努力把青菜吃光光。然而,也有老師提出疑問:「好不容易吃了蔬菜,卻又搭配鹽酥雞,這不就把獲得的健康給抵銷了嗎?」不過,更重要的是透過比賽,孩子們能在反覆嘗試中逐漸接受蔬菜,這才是最大的收穫。

問:如果可以對每天在學校吃午餐的學生說一段話,兩位會想要說什麼呢?

:「多嘗試家裡吃不到的菜!」同時要向老師、學生多宣導,不論喜不喜歡都要多嘗試,多試幾次就能克服不擅長的食材。我能做到的是調整不同口味、作法,觀察那些小朋友喜歡怎樣的菜色,做出他們愛吃的料理。

:小朋友喜歡玩電動,我就會用遊戲的概念來跟他們說:「多吃蔬菜就像打怪升級,能提升戰鬥力!」「如果抵抗力弱、精神不佳,或是想變得更聰明,該怎麼做呢?那當然是補充營養、均衡飲食!」為了讓這個觀念更深入孩子們的日常,挑選了幾位學生擔任「營養小主播」,透過他們的宣導,讓營養教育變得更有趣、更有吸引力。


競賽組—桃園市大崗國民小學

選手|薛雲華(營養師).黃文龍(廚師)

作品|地瓜糙米飯、彩椒奇籽、絲絲入扣、有機青松菜、豆漿肉片活力湯、減糖優酪乳

對象|國小四至六年級

永續發展目標|SDG1–消除貧窮.SDG3–良好健康與福祉.SDG12–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