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朱曉萱
來到臺中光明國中,穿廊上映入眼簾四句學校願景「細膩關懷、宏觀視野、永續成長、迎向光明」,和本次參賽菜單中的主菜名稱「螢向光明」互相呼應。
一開始看到菜單設計的設計理念,以國三考生「包高中祈福餐」為開頭,一時間還以為是不是搞錯參賽屆數,本屆賽事的主題是惜食,而不是過節呢!
原來是因為每年到了考高中的會考前,學校會供應「包高中祈福餐」,使用諧音而提供包子、蘿蔔糕和粽子,這三道料理的主要成分在營養分類上都是屬於「全穀雜糧類」,為了符合學生營養基準,其他種類的食物例如蔬菜和豆魚蛋肉類等亦須均衡攝取,但礙於廚房供應的複雜程度和午餐菜色數量的限制,通常是既挑戰人力、也挑戰學生的胃容量的一餐。
為了翻轉會考餐會有大量廚餘的印象,加上均衡的營養素分配,讓學生身體更無負擔、頭腦清爽應對考試。
陳怡如營養師與余嘉元廚師兩人曾在彼此的第一份工作時,就曾經當過同事,後來輾轉又抬到同一間公司,一起在同一間學校服務。
今年是第二度兩位組隊報名參加學校午餐大賽,陳怡如營養師在不同的學校服務時,曾經被學校內的公職營養師鼓勵參賽;上一屆賽事和余嘉元廚師搭配,在最後一刻交出報名,未獲得晉級,今年捲土重來再次報名參加。將對比賽期待,如同給會考生的祝福,放在料理的菜名中:
主食:包高粽 主菜:螢向光明 副菜:知足如意 青菜:狀元紅 湯品:有梗彩頭湯
余嘉元廚師在學校的綽號是阿元哥哥,家裡住在南投縣的他,每天花40分鐘的時間騎機車通勤至台中上班,擁有十四年的團膳經驗,因為在學校供餐的工作時間相對穩定,因此選擇這份工作;而營養師怡如,取得營養師證照後,曾經在醫院工作,但是更喜歡面對朝氣蓬勃的小孩,因而選擇到供應學校午餐的團膳公司上班。
說到這次參賽的菜單,由怡如營養師設計後,阿元哥哥提供調整的建議。
主菜「螢向光明」,是怡如營養師每天入校時看見校門口學校的願景,和學生愛吃的「咖哩」聯想在一起,所設計出來的菜色,加上阿元哥哥的好手藝,使用咖哩粉作為調味;「知足如意」則是使用學生很喜歡的「綠豆芽菜」作為主要的食材,呈現出食材的營養含量不因為價格的高低而受影響。狀元紅和好彩頭,則是在菜色上選擇有祝福意味的料理和食材,菜頭更是不削皮但切細,保留更多的膳食纖維又不影響口感。
而除了主題上使用富含膳食纖維的主食和優質蛋白質虱目魚,來翻轉過去包高粽高碳水化合物比例的餐點,更仔細思考如何將食材使用的淋漓盡致,例如熬高湯的昆布和雞骨上殘留的肉絲,過去都不會入菜,但經過仔細處理仍然不減其營養和美味。
光明國中的林翠茹校長,十分重視學校午餐,曾經在校內推出「把菜吃光光」和「把飯吃光光」的競賽活動,在活動時間,幾乎所有班級的青菜和白飯都見底,學校廚餘大量減少;不過這類活動式的鼓勵減少剩食,通常是隨著活動結束而落幕。
除此之外,學校營養衛教時,和學生提到阿元哥哥長途跋涉來上班的故事,當天的廚餘量也會變少。另外,怡如營養師提到過去的工作經驗,曾經在學校舉辦「許願菜單」的活動,學生看到自己許願的菜單出現,因為是自己本身想要的菜單,通常會把飯菜吃光光。
對於比賽的期望,兩人回覆當然想要得到「狀元」,和有機會到日本參訪。不過同時也希望能夠翻轉會考餐高油、高碳水化合物、高剩食的現況,把給學生的祝福化為實際的營養素讓學生攝取。
最後,請兩位參賽者對學生說一段話:
陳怡如營養師:如果可以的話,希望學生把午餐吃光! 余嘉元廚師:學校午餐的調味料雖然是有限的,但是透過廚師的創意和靈巧,讓味覺不因為一直吃相同的食物而遲鈍。是辛苦煮出來的東西,希望得到相對的回饋,學生把午餐吃光吧!
陳怡如營養師:如果可以的話,希望學生把午餐吃光!
余嘉元廚師:學校午餐的調味料雖然是有限的,但是透過廚師的創意和靈巧,讓味覺不因為一直吃相同的食物而遲鈍。是辛苦煮出來的東西,希望得到相對的回饋,學生把午餐吃光吧!
競賽組—臺中市光明國民中學
選手|陳怡如(營養師)、余嘉元(廚師) 作品|包高粽、螢向光明、知足如意、狀元紅、有梗彩頭湯 對象|國中生 永續發展目標|SDG2–消除飢餓、SDG12–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SDG14–水下生命
選手|陳怡如(營養師)、余嘉元(廚師)
作品|包高粽、螢向光明、知足如意、狀元紅、有梗彩頭湯
對象|國中生
永續發展目標|SDG2–消除飢餓、SDG12–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SDG14–水下生命
文、圖|朱曉萱
來到臺中光明國中,穿廊上映入眼簾四句學校願景「細膩關懷、宏觀視野、永續成長、迎向光明」,和本次參賽菜單中的主菜名稱「螢向光明」互相呼應。
一開始看到菜單設計的設計理念,以國三考生「包高中祈福餐」為開頭,一時間還以為是不是搞錯參賽屆數,本屆賽事的主題是惜食,而不是過節呢!
原來是因為每年到了考高中的會考前,學校會供應「包高中祈福餐」,使用諧音而提供包子、蘿蔔糕和粽子,這三道料理的主要成分在營養分類上都是屬於「全穀雜糧類」,為了符合學生營養基準,其他種類的食物例如蔬菜和豆魚蛋肉類等亦須均衡攝取,但礙於廚房供應的複雜程度和午餐菜色數量的限制,通常是既挑戰人力、也挑戰學生的胃容量的一餐。
為了翻轉會考餐會有大量廚餘的印象,加上均衡的營養素分配,讓學生身體更無負擔、頭腦清爽應對考試。
會考餐對學生的祝福也是對自己的期許
陳怡如營養師與余嘉元廚師兩人曾在彼此的第一份工作時,就曾經當過同事,後來輾轉又抬到同一間公司,一起在同一間學校服務。
今年是第二度兩位組隊報名參加學校午餐大賽,陳怡如營養師在不同的學校服務時,曾經被學校內的公職營養師鼓勵參賽;上一屆賽事和余嘉元廚師搭配,在最後一刻交出報名,未獲得晉級,今年捲土重來再次報名參加。將對比賽期待,如同給會考生的祝福,放在料理的菜名中:
余嘉元廚師在學校的綽號是阿元哥哥,家裡住在南投縣的他,每天花40分鐘的時間騎機車通勤至台中上班,擁有十四年的團膳經驗,因為在學校供餐的工作時間相對穩定,因此選擇這份工作;而營養師怡如,取得營養師證照後,曾經在醫院工作,但是更喜歡面對朝氣蓬勃的小孩,因而選擇到供應學校午餐的團膳公司上班。
利用學生的喜好和營養宣導增加學生的食慾
說到這次參賽的菜單,由怡如營養師設計後,阿元哥哥提供調整的建議。
主菜「螢向光明」,是怡如營養師每天入校時看見校門口學校的願景,和學生愛吃的「咖哩」聯想在一起,所設計出來的菜色,加上阿元哥哥的好手藝,使用咖哩粉作為調味;「知足如意」則是使用學生很喜歡的「綠豆芽菜」作為主要的食材,呈現出食材的營養含量不因為價格的高低而受影響。狀元紅和好彩頭,則是在菜色上選擇有祝福意味的料理和食材,菜頭更是不削皮但切細,保留更多的膳食纖維又不影響口感。
而除了主題上使用富含膳食纖維的主食和優質蛋白質虱目魚,來翻轉過去包高粽高碳水化合物比例的餐點,更仔細思考如何將食材使用的淋漓盡致,例如熬高湯的昆布和雞骨上殘留的肉絲,過去都不會入菜,但經過仔細處理仍然不減其營養和美味。
光明國中的林翠茹校長,十分重視學校午餐,曾經在校內推出「把菜吃光光」和「把飯吃光光」的競賽活動,在活動時間,幾乎所有班級的青菜和白飯都見底,學校廚餘大量減少;不過這類活動式的鼓勵減少剩食,通常是隨著活動結束而落幕。
除此之外,學校營養衛教時,和學生提到阿元哥哥長途跋涉來上班的故事,當天的廚餘量也會變少。另外,怡如營養師提到過去的工作經驗,曾經在學校舉辦「許願菜單」的活動,學生看到自己許願的菜單出現,因為是自己本身想要的菜單,通常會把飯菜吃光光。
對於比賽的期望,兩人回覆當然想要得到「狀元」,和有機會到日本參訪。不過同時也希望能夠翻轉會考餐高油、高碳水化合物、高剩食的現況,把給學生的祝福化為實際的營養素讓學生攝取。
最後,請兩位參賽者對學生說一段話:
競賽組—臺中市光明國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