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享食育協會將帶著解謎豆子前進臺東辦理全榖雜糧食育課囉!
大享食育協會將帶著解謎豆子前進馬祖辦理全榖雜糧食育課囉!
主題|魚湯麵的魚在哪裡?來一趟華新街的小旅行吧!
時間|2022年03月01日(二) 7:30─8:00
主持|常玉慧
副主持|黃嘉琳 (大享食育協會秘書長)
來賓|楊萬利(鳴個喇叭工作室負責人)
簡介|
營養師的入班雜糧教學來到最後一站:屏東鶴聲國小。莊千慧營養師將透過大享製作的「國產雜糧包」,帶領學生一起認識全穀雜糧、吃雜糧飯!
營養師入班教學雜糧其中一場,我們與高雄市瑞豐國小的劉秋芳營養師合作。秋芳營養師不愧是高雄市學校營養師活動王,將課程從原本的入班教學往外延伸,不僅舉辦了校內的闖關活動、繪畫比賽,甚至媒合多方資源,帶著學生前往美濃,走進美濃平原的田地,認識美濃的農特產白玉蘿蔔、紅豆、水蓮。
為瞭解虱目魚的身體構造,大享與玩偶設計師共同設計臺灣史上第一個虱目魚布偶—來一隻虱目魚教具組!堪稱超複雜的56個布件,由臺灣在地全手工縫製而成16個虱目魚零件,內含虱目魚手縫材料包、目魚手縫材料包、虱目魚部位小吃拼圖,從分解到料理一次認識,讓師生都成為全能虱目魚專家。
你知道cinavu是什麼嗎?許多臺灣人不知道這款美味,其實cinavu是原住民族的傳統食物,依各家流派使用材料不同,但材料基本不脫小米、豬肉、假酸漿葉。小米的糯香搭配豬肉油脂的風味必然好吃,最後再搭配假酸漿葉畫龍點睛,不僅中和油膩,也能幫助消化。
雜糧課程到底要怎麼上,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好懂呢?透過食物的DIY是許多營養師會嘗試的方法,除此之外,「教材」的使用更可以讓上課的功效事半功倍。
2021年的十月,大家的生活正從疫情爆發的恐懼中緩緩恢復,學校也絲毫不敢鬆懈,祭出飲食需要隔板等措施。這樣的限制對於擅長使用味覺讓小孩認識食物的營養師而言尤其麻煩,到底該如何讓學生在沒有品嚐的環節,也能引起他們對雜糧的興趣呢?施沛君營養師透過「雜糧萬花筒」DIY,帶領小孩進入雜糧的繽紛世界。
「天日晒鹽」是利用太陽日曬的輻射熱能和風力,使海水自然蒸發濃縮、結晶成鹽;想專注品嚐臺灣在地天日晒鹽的風味,就做簡單樸素一點的料理,我直覺想到的就是土鍋飯鍋巴,配上海鹽。
全榖雜糧食育課—臺東縣我來了!
大享食育協會將帶著解謎豆子前進臺東辦理全榖雜糧食育課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