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 相關文章

【活動】逛市場、喝奶茶─10月29日跟著楊萬利老師認識華新街市場

十月二十九日上午九點,將由緬甸華僑楊萬利老師帶大家踏查華新街市場,認識飄洋過海的新住民經常使用的食材,以及在台灣復刻難忘的好滋味。

鹿港媽媽的十八般武藝 打造好吃好玩的親子食育課程

這天我們來拜訪的是「Little Chie小小主廚」的明萱,和煮煮咖啡的老闆阿智是夫妻。看見我們抱著前一天葡萄農送的一缸葡萄露,明萱露出非常好奇想嘗鮮的眼神,在吧檯忙了一陣,端出一杯加了氣泡水和薄荷葉的葡萄飲品,一邊說著好喝、一邊請阿智老闆替我們一人準備一杯「葡萄露特調」。

明萱是兩個兒子的媽媽,原本在台中生活的她,希望給小孩更好的成長環境而回到鹿港。雖然愛吃美食,卻有容易過敏的體質,有小孩前的飲食生活還能將就,有小孩之後,將過敏體質遺傳給了小孩,不忍心孩子只能吃藥控制過敏的症狀,為了給小孩更好的生活品質,在飲食上開始斤斤計較。恰巧身邊還有另外一位媽媽友人,也有一個過敏寶寶,兩位媽媽開始共購食材,並且想辦法讓挑食的孩子飲食均衡。

從搶救紅鳩開始:屏東縣國小老師朱玉璽與學生的「鳩咪」行動

「老師!這隻紅鳩怎麼了?」「牠可能中毒了!」曾在屏東縣大明國小鳳明分班服務的朱玉璽老師日前受邀於本會分享時,談及學生發現受傷動物的往事。

大學裡的食物探險——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任孟淵老師

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的任孟淵老師,分享他帶著大學生結合生態專業,走入田野和地方社區進行實作,學習以不同的視角看待食物議題。

「製造」與「尋找」:臺灣味來自何方?

九位於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寮國,以及臺灣屏東、苑裡、梨山進行調查的研究生,寫出他們在追尋臺灣味的蹤跡時,所見所聞的田野筆記。

【活動】親子共學—天然享食成長計畫

希望以家長和孩子的組合,培養親子可以一起了解食物來源、認識農業生產及友善農業的機會,加上親自烹調操作的經驗,能夠知道如何選擇食物。

【行動】高屏鳳梨入校園 從午餐開啟食農教育

因應武漢肺炎對國內農產的衝擊,大享食育協會運用來自民間企業捐贈的經費,串連產地農業局、北部縣市教育局、團膳業者及食材供應商等,讓學童能享用來自高雄與屏東的優質鳳梨。

炭烤80年的香脆海港味──吉古拉

基隆漁會與中正區公所合作推廣在地食材,供和平國小240名師生小卷、蝦仁及基隆的特產鯊魚丸等漁產,讓他們更認識在地的漁業知識。

【活動】看「爸!媽!今天吃什麼?」答題抽大冰拿

《爸!媽!今天吃什麼?》在大享官方YouTube正式上線囉!我們特別舉辦一個看影片回答問題抽大冰拿的活動,歡迎親子一起來搶答。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