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與「尋找」:臺灣味來自何方?

文│王婉育

兩年前,我前往學校協助舉辦活動時,問卷中詢問小朋友希望學校午餐出現什麼家鄉的食物,其中一個同學的回答:「越南咖啡(不過那是不可能的)。」本來認為宜蘭的孩子會寫下三星蔥、鴨賞等物產時,卻出現令人感到意外的答案,而且自己加上否定的註解,讓我不禁想著:成為臺灣第二大族群,並在此落地生根的新住民,他們的孩子就學時,是否有機會讓自己和同學們認識家鄉呢?

兩年後,2020年6月,新北市秀峰國小楊蕊萍營養師和廚師們,端出來自印尼「巨港燉白雞」菜餚,體現臺灣多元飲食文化的餐桌風景。然而,使用的是國產雞肉與鳳梨烹調而成的印尼料理,是否也是一種臺灣味呢?今年我策劃了以東南亞料理為主軸的10集廣播劇,希望能夠讓孩子們一邊吃午餐一邊「聽劇」,認識新住民飲食與文化,希望將小朋友認為的不可能,化作推廣多元文化中食育的契機。

秀峰國小午餐中出現的東南亞料理──印尼巨港燉白雞(楊蕊萍營養師提供)

平常不吃,在國外時就很想念:從世界映現的臺灣味

尋找臺灣味》集結了九位於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寮國,以及臺灣屏東、苑裡、梨山進行調查的研究生,寫出他們在追尋臺灣味的蹤跡時,所見所聞的田野筆記。藉由與農家的對話,看見作者帶領我們,發現在臺灣各地或越南深山中的茶農所打造的臺灣味。

在推廣食農教育時經常以「從產地到餐桌」來理解食物送到嘴巴前的旅程:種植、生長、採收、包裝、運送等階段。而《尋找台灣味》則是從「餐桌到產地」從茶行、中藥行、飲料店,追尋食物是從何處、透過何種方法、何人產出,進而成為臺灣的味道。

特別的是,一步步回溯作物的起點,卻在距離臺灣一千公里以上的國家;或在國外的店家,看見標榜「臺灣」的蔬菜或飲料,而這樣的食物還會具有臺灣味嗎?就如同平常不吃的臺灣料理,到國外卻會突然想起一般,我們對於邊界的想像,經由移動產生變化。這本書揭示:

透過和世界的連結與映照,才會發覺的臺灣味。

令人驕傲的臺灣味來自何方

這幾年盛行所謂的「有機」、「小農」就給讚的飲食潮流,或是茶葉來源追溯引發拒喝/支持等行動,引發「純正」、「道地」的激辯,《尋找臺灣味》的作者藉由紀錄拜訪農家的對談過程,提供另一個觀點。

像是2015年媒體揭露台灣冠軍茶混充越南茶葉的事件,是來自大家對於越南茶多有低劣、落葉劑含量高等負面印象。但在1980年代台灣經濟重心轉往工商業時,報導人「老闆」來到越南,將臺灣茶種植技術轉移至此地,在「老闆」眼中,越南茶是拓荒的回憶與驕傲,面對質疑,甚至說:

我若是做歹代誌,阮兜的香會歪去。

且在人人一杯手搖飲的今天,越南茶葉的進口緩解了臺灣內銷嚴重不足的茶葉銷售狀況,並透過「拼配」的技術,像是調配香水一般,不斷嘗試、調整,讓越南茶的澀味恰巧襯托台灣茶的甘甜。且對越南開起「臺灣珍珠奶茶店」業者而言,臺灣味並非一種講求產地原生純粹的「味道」,而是種植茶葉、拼配調整的「技術」,誰的拼配的技術最強,誰的茶就有臺灣味。

去年的一芳茶飲事件掀起的拒喝行動,看完《尋找臺灣味》之後,我們或許可以更仔細觀察其他品牌中資介入的原因、加盟者的反應與其他手搖品牌的宣稱等,本書作者帶領我們走入全面了解的地理學思考方式,再做出適當的選擇。

尋找/辨識台灣是什麼樣的滋味

從日常的飲食所引發的討論,顯示了我們不斷陷入講求道地或純粹的矛盾中,就如同本書開頭提及的「社會集體對於臺灣國族認同的不安」。

然而,本書促使讀者跳脫二元對立的認同框架,以食材品嘗跨越國界的臺灣味,再回到目前我正在籌劃的東南亞料理廣播劇時,選定以料理品嘗的,是跨越國界的東南亞味道?還是落地生根的另一種臺灣味?

前陣子,泰國Youtuber提及泰國正統打拋豬並不會使用九層塔和蕃茄,引發網路上的一陣熱議。我想,在臺灣料理打拋豬時,若真的用了打拋葉,是否仍會被視為泰國「正統」料理?製作廣播劇,與編劇討論到東南亞料理在臺灣的再現,我認為是新住民的家鄉味,也是日久他鄉變家鄉的臺灣味。


轉載自閱讀最前線〈「製造」與「尋找」:臺灣味來自何方?〉一文

相關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