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昭儀以身兼國小生家長與我愛你學田市集負責人的角色,近日在孩子的學校中舉辦校園菜市場、料理比賽等活動,讓孩子更了解自己吃下的每一口食物。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出版的《生活‧話當年:1950、1960年代國家檔案影像專輯》書中,呈現戰後美援物資的麵粉、黃豆和奶粉進入校園的歷史。
台灣省教育廳於1988年委託台南縣大內國中編篡《台灣省國民中小學學校午餐食譜》, 每季設計36餐菜餚,每餐多為二菜一湯,總計419道湯品及菜餚。
2013年,臺南市推出以在地食材為主題的官方版本食育教材,「食育」成為「德智體群美」五育之外的第六育。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教育行動家-元氣goodmorning】 -- 主題:跟著農家去旅行 時間:2019年8月6日(二) 7:30~8:00
主持人: 常玉慧
副主持:黃嘉琳 /大享食育協會秘書長
臺灣首部以學校午餐、在地生產食材為主題的真人實境節目—「爸、媽,今天吃甚麼?」找來幾位爸媽,帶著小學年紀的兒女,到全國各地出任務取鏡。
學校午餐時間一到,打開餐桶看見三色豆,常會聽到此起彼落的哀號聲,它更是吃過學校午餐的學生們長大之後常「津津樂道」的回憶之一。
本場特地邀請台中市黎明國小黃雅慧營養師,以及花田喜彘創辦人張勝哲,從國產豬肉的衛生品質、食品安全、生產銷售到料理方式等方向切入,共同交流討論日常生活遇到的大小豬事,畢竟現在已經來到沒看過豬走路也吃過豬肉的時代了。
【活動】20200114大享新食代—食農教育在小學
劉昭儀以身兼國小生家長與我愛你學田市集負責人的角色,近日在孩子的學校中舉辦校園菜市場、料理比賽等活動,讓孩子更了解自己吃下的每一口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