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因為姑姑的一席話毅然決然地來到台灣,卻沒想到開啟了一段與蔬菜的噩夢;對於亞鈺老師而言台灣和印尼都是家鄉,兩地的意義有何不同?這次為什麼想以黃瓜傳說作為廣播劇的主題呢?請聽來自印尼婆羅洲的陳亞鈺老師娓娓道來!
在臺灣就讀研究所的小慧和振南是同自政大畢業的學生,兩位學長、學妹於本集節目中分享來台的歷程與故事。小慧因疫情無法返鄉,意外的走入博士班的生涯;而振南老師留學台灣後,便在此定居,兩人最想念的家鄉味是什麼?來聽東南亞篇唯一一集雙來賓的精彩專訪!
開箱東南亞魔法:這些家ㄒㄧㄤ味從哪裡來?
時間|11/19(六) 10:30-12:00
內容|讓孩子從料理認識東南亞國家的風俗習慣與飲食文化。
對象|一般民眾
講師|大享食育協會
鱻味 in Asia 再度前進產地,這次來到台南市東山區聖賢社區,一起聽廣播劇、學採瓜、包生春捲。
台灣與東南亞皆盛產瓠瓜,在臺灣瓠瓜通常用來煮湯、清炒,而在緬甸,農曆十月的偷雞節,年輕人會把偷來的雞用不成熟的料理技巧和瓠瓜烹調做成咖哩。
泰國的涼拌青木瓜的味道不只酸酸辣辣?印尼的黃瓜真的是黃色的?緬甸的瓠瓜竟然和當地的愚人節有關?大享推出第三季的東南亞食育廣播劇《瓜味 in Asia》,結合台灣國產瓜果與東南亞的料理方式,讓大家更能夠藉由廣播劇的對話,理解東南亞國家飲食特色與文化。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今年大享受邀前往高雄科工館,參與農村食樂節。為期兩天共有六場活動,目前報名即將額滿,請大家點選連結與我們同樂!
大享連續兩年推出東南亞食育廣播劇「東南亞滋味小劇場」、「鱻味in Asia」,皆邀請在東南亞文化推廣多年的新住民專家擔任劇中角色,藉由生動活潑的對話、親切真實的情境,讓一般民眾及親子、師生都能透過廣播劇認識東南亞飲食特色與文化。
東南亞食育廣播劇《鱻味 in Asia》透過真實情境的對話、輕鬆活潑的劇情,讓孩子們在短短的時間內,認識東南亞料理以及台灣國產水產品的小故事。而2021年策畫節目文字書,以文字與廣播、視覺與聽覺的相輔相成,讓師生、親子能共同閱讀,深刻體會東南亞料理與新鮮水產品的滋味。
大享食育協會從2020年起製作「東南亞的滋味小劇場」、「鱻味inAsia」共二季二十二集的食育廣播劇,同時出版二冊劇本食譜書,跟著主角走入東南亞繽紛飲食世界。
【食農PLUS東南亞篇】寫兩個家鄉的故事─陳亞鈺(印尼)
18歲因為姑姑的一席話毅然決然地來到台灣,卻沒想到開啟了一段與蔬菜的噩夢;對於亞鈺老師而言台灣和印尼都是家鄉,兩地的意義有何不同?這次為什麼想以黃瓜傳說作為廣播劇的主題呢?請聽來自印尼婆羅洲的陳亞鈺老師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