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城縣學校供餐使用縣產食材的比例(以金額為計算單位)約為68.5%,若再加上國產食材,比例則上升至74.5%,高於全國平均。
前往茨城縣廳採訪的那天,由於中午有一段休息空檔,因此我們跟著指標前往縣廳二樓,來到茨城縣廳生活協同組合(生活消費合作社)經營的食堂—雲雀(ひばり)用餐。
食育推進章節共分七小節,內容涵括家庭、學校/保育園以及地域食育的推進、促進生產者和消費者間的交流、兼顧農林漁業活化與環境生態保育、傳承飲食文化以及確保食的安全等面向。
保立營養教師提及營養午餐設計,坦言預算有限,無法每日提供多樣化食材,但仍盡量維持七成本地農產品,希望在營養健康之餘,學生能更加認識家鄉、以家鄉為傲。
蔬菜要洗三次、餐點必須在用餐前二小時之內完成、還得測量中心溫度等等,外頭的餐廳幾乎很少能做到像學校給食中心如此嚴格的要求。
商品包裝撕開缺口呈現成不易割傷手的形狀、能感覺到加水線的腰部剪裁、採用防滑印刷便於拿取,這些都是將小孩子、高齡者與身心障礙人士使用狀況納入考量後的設計。
持續安定地提供安全、安心、便宜可負擔的學校食材,是我們最高的宗旨。茨城縣學校給食會的小川均理事長如此說道。
保立營養師說明全校由他1名營養教師搭配11名調理員,負責每日512名學生和60名老師的共約580份餐點,使用茨城在地食材比例約為78%。
跟著日本最強12組隊伍,一起親手製作跟學校午餐同樣美味健康的料理吧。
文|郭峻宏(2019第二屆臺灣學校午餐大賽冠軍廚師)
很榮幸能夠得到這一次臺灣校園午餐大賽冠軍,但我不會就此停下我邁進的腳步,為校園營養午餐與團膳這一塊專業,增添更多的知識與職人精神。
活用在地食材!茨城縣學校營養午餐的現況與挑戰
茨城縣學校供餐使用縣產食材的比例(以金額為計算單位)約為68.5%,若再加上國產食材,比例則上升至74.5%,高於全國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