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立貴博:透過學校營養午餐認識茨城,讓孩子以家鄉為傲!

文.圖|謝亞珊(幼教工作者)

早晨,前往茨城縣美乃濱學園之前,先去了一趟學校附近的酒列磯前神社。

搭乘地區的湊線列車,車廂只有短短兩三節,中途還得下車換到最前頭那節車廂才能抵達。車上乘客多是要去上學的國高中生,只有我們兩個看起來一副觀光客,卻又著正式服裝的外地人。

結合農產特色的站牌設計

坐在車裡閱覽窗外景色,發現每個車站站牌都經過設計,定睛一看,是把該站特產與字巧妙結合了!

例如「高田鐵橋」站,用一座橋的意象貫串四個字;又如「磯崎」站,兩字融合地瓜、酒瓶的圖案。

圖說:將當地特產與站名結合的站牌設計,引起人想進一步認識此地的興趣。

而讓我最驚嘆的,就是最前頭的那節車廂,車廂裡張貼乾燥地瓜的種植和製作過程、乾燥地瓜的造型把手、「地瓜列車王國」的角色們、還有學生們的畫作,讓人雙腳尚未走出車站,就對這個地方充滿期待,更是好奇在學校擔任營養教師的保立貴博先生,如何利用這些當地資源,進行飲食教育呢?


圖說:車廂裡張貼乾燥地瓜的種植和製作過程。

善用物產烹調營養多變化餐點

茨城縣出身的保立營養教師,在去年(2021)獲得全國學校給食甲子園的優勝,這是他的第六次參賽,不僅首次得到縣代表的資格,還拿下了優勝,屢次自我挑戰的熱情與耐力,著實令人佩服。

保立營養教師的優勝菜單涵蓋十幾種當地特產,提及平常學校午餐的設計,他坦言因預算有限,無法每日都提供多元多樣的食材給學生,但菜單中仍有七成以上的食材為當地產,將這些茨城產物變化組合,希望在營養健康之餘,學生能更加認識家鄉、以家鄉為傲。

先前在城市學校工作,我認為鄉村環境更加適合食育的推動,除了周遭有田、有海,還有鄰近生產者的協助。

得獎之後,帶動居民和家長對食育的支持,更有家長好奇學校的午餐因而舉辦試吃會。保立營養教師希望將來能擴大辦理,將學校食育活動延伸至家長、社區居民。

圖說:參訪當日學校午餐的介紹,有實品、圖說以及擺放方式。

與當地居民合作推展食魚文化

談到吃魚,我在工作場域設計菜單時,為了增加蛋白質來源的多元性,也讓幼兒學習吃魚、認識常見的魚類,在預算內一週能提供一次魚料理,但部分幼兒比較沒有吃魚的經驗,會怕吃到魚刺或覺得吃魚麻煩。

保立營養教師分享,近年日本小孩也越來越不愛吃魚,但對海島國家而言食魚文化很重要啊!他會變化料理方式讓學生較易接受魚料理,例如用炸的;在每月十日吃魚日,進行食魚相關活動;而與漁協的合作,則能以較低的價格取得魚類,再次示範了如何有效利用當地資源。

圖說:保立貴博營養教師親自製作奪冠菜色—茨城蔬菜拌櫻花章魚,讓我們體驗茨城縣豐富農漁產。

盡心照顧不同生長階段的學生

席間,保立營養教師提議要去看看學生用餐的情況嗎?如此難得的機會,當然要啊!我們走過一間間教室,學生從身形稚嫩的小學生,漸漸抽高成熟到國中部的學生,在這由五間中小學合併的學校裡,如何設計適合小一生至國三生的料理呢?

雖然餐點內容相同,但提供的份量不一樣,而調味與作法則取其平衡。

他將全校分成四組,計算各組學生攝取的熱量與營養,以此為餐食量提供的基準。

回想自己設計幼兒菜單時,光計算營養攝取量、採買量,就要花上個大半天和數字斤斤計較,要計算四組?想到就頭昏啊!

我們和學生從教室內外,互相用好奇的眼光觀察彼此,許多學生朝我們揮揮手,或特地探頭出來問好。保立營養教師說,學生會反映哪道菜好吃、詢問做法,他也提供機會讓學生許願菜單並實際供餐。

圖說:七年級的用餐情景。

走在這一條明亮帶有木質溫暖的走廊上,看見保立營養教師與學生的自然互動,我想不論是人和地,或是人和人,彼此間的關係品質也是食育活動中很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