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災害時,人的精神會長期處於相當緊繃的狀態。若能在料理中加入一些巧思,享用食物的人的心情也會比較開心,精神上更有餘裕,這點也是防災必須關照的心理層面。
炎炎夏日,跟著食譜動手做,品嘗充滿北投風味的綠寶咖哩!
尼崎市立學校給食中心實施「災難炊煮」訓練行動,將「移動式旋轉鍋」用卡車帶到兒童之家,由調理員實際烹煮番茄香料飯,搭配管理營養師帶領學生們進行防災儲備與飲食的問答活動,讓學生們都能具備防災知識與能力。
2015年四月啟用的泉佐野市立中學校給食中心,目前由2位營養教諭、12名領有證照的調理員加上18名兼職人員,負責供應2,400份餐點,以3台卡車運送至泉佐野市內5所中學。料理與運輸業務,皆為委外經營。
兵庫縣蘆屋市精道中學每日供餐約756人份,由奧瑞惠營養師、5名領有證照的廚師與8名兼職人員共同負責,每餐費用為306日圓(約新台幣64元),全為食材費用。
創刊於昭和29年(1954)的《学校給食》雜誌,由全國學校給食協會負責發行。月刊主題包括食物浪費、國家政策、午餐菜單、食物中毒過敏、食育教學、災害應變等議題,清楚地描繪出學校營養午餐的多樣面貌。
勤勞食公司開發和銷售可食用湯匙「PACOON」,目前共有「豆渣」、「抹茶」、「甜菜」、「南瓜」、「藺草」等使用五種國產野菜原料的品項,每把約8克重。
ロスゼロ株式會社推出原創品牌—Re:You(りゆう),與「高橋製菓」合作使用邊角料製作的「三角形是有理由的米果」,將未能完全利用食材賦予新的生命與價值。
大享食育協會已經連續三年到日本食育推進全國大會出展了,今年的第十九屆大會地點在大阪臨海港邊的南港ATC Hall,周末兩天的活動,吸引附近3萬多名民眾攜家帶眷前來參與。
根據過去兩年參展經驗,日本朋友們通常會先驚呼我們跨海從臺灣來參展,再驚呼「臺灣也有學校午餐嗎?!」知道臺日午餐差異的我們,列出九項臺灣和日本午餐不同之處,透過簡單的文字說明,讓日本的朋友們快速知道臺灣學校的樣貌。
【日本食育推進全國大會】沒有標準答案的防災飲食—專訪わしん俱樂部創辦人田中勢子
遇到災害時,人的精神會長期處於相當緊繃的狀態。若能在料理中加入一些巧思,享用食物的人的心情也會比較開心,精神上更有餘裕,這點也是防災必須關照的心理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