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享動態

牛奶、麵食到海味:半世紀的馬祖學校營養午餐

馬祖學校午餐發展史,和澎湖、金門一樣,都與二戰後的大陸災胞救濟總會與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所分配美援物資有關。

宜蘭老種黑豆 釀出在地醬油味—專訪「月見學習農園」李婉甄

每年種豆留種、做醬油,循環不斷,打動李婉甄的心,她期許自己投入留住記憶、延續此項手藝。

【活動】20210308大享新食代—端出台菜的新意與心意

主題|端出台菜的新意與心意

時間|2021年03月09日(二) 7:30─8:00

主持人|常玉慧

副主持|黃嘉琳(大享食育協會秘書長)

來賓|施捷宜(法式甜點師傅)

簡介|

「落地而生」的花生─專訪小秧自然農園陳韻如

雲林因氣候土質適宜栽種花生,生產面積占全台七成以上,在眾多種植花生的農民中,一位身材嬌小、獨自在雲林水林鄉耕種的女子顯得與眾不同,她是小秧自然農園陳韻如。我們驅車從西濱快速道路南下之後,背海向東前進約半小時抵達水林鄉。多數人不認識水林,它因緊鄰知名的北港,時常被誤認為只是北港的一個小村莊,其實水林是地瓜、花生、蒜頭等多項農作物的盛產地。

蘭恩文教基金會:人之島上教育與文化的耕耘者

拜訪蘭恩蘭嶼部落教保中心時正值寒假,教保中心沒有小孩的嬉鬧聲,倒是清掃洗刷的聲音不斷。老師們把握冬日難得的暖陽在教室外頭整理教具,教保中心邱美惠主任則在辦公室等候我們的拜訪。坐在辦公室旁的小桌椅,主任帶我們了解蘭恩在蘭嶼經營幼教多年的歷程,以及目前規劃從生活到祭典的族語學習之旅。

好玩又好看的永續生活科技幫手

不只挑選友善環境的食材,還有消費習慣、產生的垃圾、進到海洋的廢棄物等,都會影響到飲食品質,因此這些我們不要的東西,也是永續生活的一部分。現在,每天接收到的資訊過於龐大,透過介紹簡單的網站和APP,來讓大家清楚知道生活足跡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如此一來,也讓我們生活中的每個選擇與行為離永續生活更近一步。

【恭喜中獎】解謎豆子開獎囉

解謎豆子,名單開獎!

感謝一個多月以來參與填答的2,500人,我們已經從中抽出20位幸運得主,並且已經將「雜糧大禮包」寄給中獎者,請各位得主享受好吃的雜糧美味吧!

從受惠到給予:諾魯校園飲食指南開啟營養教育新樂章

近年因為加工食品進口以及生活習慣改變,國合會所服務的馬紹爾群島、帛琉、吐瓦魯以及諾魯等國家人民逐漸面臨營養不良的挑戰,因此我們開始著手進行營養推廣計畫。

走進紅豆田:大寮國小與大寮農會、紅豆產銷班

五感並用,透過舌尖認識紅豆的甜沙滋味,在田間觀察、實作、撫摸,更仔細的解紅豆的植株與種植。地方人要知地方事,這次活動後大寮國小的學生更了解在地的物產。而這樣的課程與認識,除了讓學生知道在地重要的農作物,或許也種下地方產業得以延續與活用的小小種子吧!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