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彎腰農場—我在豐山社區遇見共好生活

文|黃嘉琳

首訪花蓮壽豐鄉豐山社區,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陳威良夫婦和兒子維勵經營著搭配生態導覽的民宿和友善環境的農場,同時關照縱谷裡的這個「豐」富多元傍水依「山」的社區。

豐山的夜間很生態

晚上七點,維勵循著爸爸十多年導覽的腳步,帶我們幾位住客到黑漆漆的產業道路去看青蛙。這一條遊人經過也不會注意的溝渠,一下車就被此起彼落的蛙叫包圍,仔細聽就是布氏樹蛙最有名、宛如陣陣敲門聲的「嗒、嗒」叫聲。此時正值繁殖季,看到母蛙在水溝上方的枯葉叢裡產下泡沫型卵塊,不多久孵化後就會掉到溝水裡和其他的蝌蚪兄姊們相遇了。

24歲的維勵說,這一道溝渠本來不蓄水的,是爸爸和東華大學合作,為了讓這裡成為生態導覽基地,讓遊客來訪時也能多少接觸生態保育議題,才刻意用落葉和落石積起清澈水窪。豐山社區範圍內有14種青蛙,現在擔綱生態導覽解說員的他,說起小時候最不喜歡來這裡:

因為來這裡就是要清理堆積,堆久了的泥水和枯枝落葉,挖起來總是有臭味啊!

這天晚上,我們看到了灰甲澤蟹、布氏樹蛙親子(蝌蚪和卵塊)、螢火蟲幼蟲。

返鄉攜手共好社區

花蓮縣壽豐鄉豐山村坐落於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的縱谷內,以文化歷史來說,當屬日治時期移民村「豐田村」最為人熟知。

現在行政區劃分為豐山、豐裡、豐坪村,原來日本官辦的村子,神社、官廳、木造日式房舍、市場等隨著時光流轉嬗遞,亦自然揉雜著阿美族、客家閩南漢人的生活軌跡。現在的種種營生和規劃,堆疊出農業為主、林業為輔的聚落樣貌。

近年來,豐山村當然也逃不了臺灣農村人口老化的共同現象。

嘉義農專畢業後的陳威良夫婦回到故鄉養豬、開宿舍和網咖等生意以維生。面對自己生大病的生死課題後,他們在十年前看到「農村再生計畫」可能帶來的社區活化共好契機,因此就與當時的村長、部落頭目共同投入,首批三十位參與者可是想盡辦法募集且循循善誘的把培訓課程上好上滿。

至於成果呢,從這幾年獲頒的農村領航獎、「金牌農村競賽」花蓮區首獎、全國環境教育優等獎等便可見一斑。

真的「不用彎腰」的不彎腰農場

造訪當日剛好有一場早上九點開始的活動,是水保局委託辦理的「農村社區體驗加值發展服務優化計畫」,由擁有中餐乙級證照的威良太太潘靜怡出馬,教社區的長輩們剝皮辣椒DIY。原訂二十個名額,八點多就有騎著摩托車的阿嬤和電動輪椅的阿公抵達民宿活動空間,算一算快三十位。威良大哥說沒問題,已經請太太多準備一些器具,

只要老人家願意出來參加活動,人多我們歡迎啦!

自製剝皮辣椒活動從採青辣椒開始,從民宿活動中心走一小段路到剛落成不多久、占地六百坪的溫室去採椒。這溫室有一個可愛又貼切的名字—「不彎腰農場」,讓高齡長輩、乘輪椅、拿拐杖的身障人士都可以輕鬆移動、在裝置了智慧設施的溫室裡親近植物。

威良大哥指著一盆一盆種了羅勒、墊高的籃具說,這是四月剛開幕的時候辦了第一場活動,請長輩來種下屬於自己的一盆綠意,沒想到疫情五月猛爆起來,他們只好自己照顧這些植物。幸好目前趨緩了,或許很快能再邀請這些羅勒的主人們結伴回來採收、烹煮成佳餚。

疫情下的社區料理活動

以綠色照顧、食農教育和生態保育為核心的活動,豐山社區的長輩們相招來參加時或許沒想很多,不過能夠在不曬太陽、不淋雨的環境裡,種菜採椒又圍坐一桌邊聊天邊動手搓掉辣椒皮,自製一罐剝皮辣椒帶回家,讓他們健康快樂出門走走的用心就達到了。

活動到尾聲,威良大哥有點遺憾的表示:

可惜因為疫情,主管單位說活動規模不能太大,我們無法照原定計畫讓老人家自煮午餐,共同用餐再回家,現在就只能包個便當離開了。

我看著阿嬤阿公們專注地把剝好皮的辣椒裝到罐子裡,心中也體會到這份遺憾。祈願疫情後的生活回歸日常,豐山社區的長輩能早日再一同燒菜炒米粉共餐啊!


本文章由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110農再-1.1.1-1.1-保-140計畫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