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享動態

日本首個以學校營養午餐歷史為主題的展示空間—埼玉縣北本市學校給食歷史館

由埼玉縣學校給食會於平成22年(2010年)創立的學校給食歷史館,是日本首個以學校營養午餐歷史為主題的展示館,平日週一至週五免費對外開放。

穩定提供安全安心促進地產地消的學校營養午餐食材—埼玉縣學校給食會

創立於1956年的埼玉縣學校給食會研發提供埼玉地產食材所製作而成的麵、醬油、味噌、納豆、果凍、罐頭等學校午餐食材。

盛產蓮藕的台南姊妹市—茨城縣土浦市學校給食中心

和台南締結姐妹市的茨城縣土浦市盛產蓮藕,透過營養教師入校教學與菜色設計,讓學生們藉由飲食認識家鄉。今日午餐為白飯、赤魚一夜干、蘿蔔乾煮物、蔬菜味噌湯、牛奶。

學習正確使用餐具亦是學校午餐教育—岐阜縣大垣市南部學校給食中心

陶製學校午餐器具雖然成本較高,且低年級小朋友容易打破,但學習正確使用與愛護餐具也是教育的一環,岐阜縣大垣市南部學校給食中心的林隆司先生如此說道。

【活動】20240206教育廣播電台大享新食代:虱目魚分解仔2.0

《虱目魚分解仔2.0》出爐啦!更同步推出《透視虱目魚》資料夾及《虱目魚的身世解密》手冊,將這兩年累積的知識與資訊呈現給大家,述說虱目魚的故事。

龍膽石斑的故鄉-屏東枋寮鄉新龍社區的新三漁實踐

自莫拉克風災回鄉後陪伴社區至今的林春來執行長,溫暖而自信地與我們分享「新三漁」這個由在地經驗發展出來的名稱:「新,是新龍社區的新;三漁,是樂漁、慢漁、食漁。」產業從社區代表性養殖漁業開展,即便蓬勃壯大後仍要跟社區結合、不可脫鉤。

黑翅鳶認證的香米-臺中霧峰區五福社區產業與生態共榮的里山實踐

以稻作生產為主的農鄉,因為投入友善環境耕作,不僅迎來保育類生物-黑翅鳶,更成為聯合國里山倡議登錄的特色案例,呈現農田地景-產業-及生態共好的關係。土地宮廟旁的五甲地及黑翅鳶米的故事,成為發展食農教育及帶動社區活力的觸媒。

世界冠軍師傅上課囉!阿信師的麵包人生

這堂冠軍師傅的麵包課此時有了另一層的意義。此時的阿信師傅儼然是一座真人圖書館,他不只帶領大家體驗麵包製作的過程,更重要的是透過職涯經歷的分享,讓學生們了解成功背後的犧牲與信念,同時也讓大家知道,原來吃進嘴裡的每一口食物背後都有他的故事。

在學校午餐吃冰涼的椰香紅豆糕

這個甜品裡面有大量的椰奶,我希望透過這樣味道,能夠讓新住民的小朋友們品嚐到父母家鄉的滋味。雖然在這個議題上,我能盡的力量不多,但我真心認為,台灣社會的人口組成不斷地在變動,那麼餐桌應當也是,營養午餐亦然。

屏東山海滋味-番紅花的紅豆奶油櫻花蝦飯

這次與 番桌·番桌FunTable 番紅花老師一起推進紅豆的學校午餐食譜,番番老師融合屏東的海陸滋味:紅豆與櫻花蝦,創作出紅豆奶油櫻花蝦飯。而想到櫻花蝦,就想到東港與小琉球!趁著這次機會,我們跟小琉球 屏東縣白沙國小 合作供應這道餐點。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