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瑞文
「我一開始做學生餐廳調理員的時候運氣很好,在有空調設備的最新型中央廚房,工作起來很舒服。但後來調到廚房沒有冷氣的老學校時,熱到我以為會死在夏天!(゚Д゚)」前日本學校營養午餐調理員雲藤先生說道。
俗話說怕熱就不要進廚房,但學校營養午餐所需要的中央廚房,及裡面的大型爐具,如果沒有冷氣,炎熱程度不是家中廚房可以想像。
據說中央廚房內的各種加熱炊具,都在40度以上;瓦斯爐會讓廚師腹部升高的溫度,最高可達71.5度。雲藤先生所說的慘況,實非外人所能體會。
遺憾的是,從勞動環境的角度看,日本學校營養午餐的中央廚房(常簡稱為調理室),空調還有相當比例未能裝上。
*立川市學校營養午餐共同調理場。(來源)
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在2020年9月底發表的調查報告。日本營養午餐的調理室、配膳室與洗淨室,裝設冷氣的比例,在單獨調理場(個別學校內自行料理)只有66.5%,共同調理場(多個學校共同料理)則是77.3%。裝設比例最高的縣市是滋賀縣,單獨跟共同的調理場都有100%。而有的縣市大概只有30%左右。
「營養午餐的中央廚房,是得處理火候跟熱氣的地方。沒有裝冷氣的話,調理員的工作環境太過嚴苛。」媒體評論道。
日本學校營養午餐的中央廚房,有分烹飪料理的調理室等「非污染區域」,以及洗菜切菜的「污染區域」,還有休息室等「非作業區域」。針對這些地方,文部省也個別做了調查。冷風扇也算在冷氣設備裡。
按照日本各級地方政府的統計,三重、滋賀、京都、島根這些地方的單獨調理場的非污染區域,100%都有裝冷氣。但最低比例的大分縣只有24%有裝。而在共同調理場的非污染區域部分,滋賀、鳥取兩縣都是100%;最低比例的是大阪,只有34.8%有裝。
除了有沒有冷氣外,在營養午餐中央廚房有沒有裝除濕系統,也在調查範圍之內。這部分在單獨調理場為31.9%,在共同調理場為52.7%。
儘管日本學校營養午餐的中央廚房,空調設備未盡完善。但作為廚師、調理員等工作人員的勞動環境,以及消費者在意的飲食生產基地,中央廚房的空調問題,早有業者提出解決方案,其中除了一般人直覺上會想到的冷氣,還有隔熱功能好的調理機器,與廚房內的熱對流設計。
*傳統廚房與涼廚。(來源)
以東京瓦斯公司(Tokyo Gas)的「涼廚」為例,採用該公司提出的解決方案,相對於一般廚房平均溫度有時熱到30度以上,涼廚可降至25度以下。
在這樣的相對低溫下,空調負荷可減低30%。集中排氣,對於排氣風扇的能耗幫助很大,約能削減56%的耗電量。調理機器表面無高溫而免於燙傷。溢出的食料不易燒焦附著,便於清潔。
同時也能達到厚生勞動省對廚房需維持在溫度25度以下、濕度80%以下的要求,減少細菌滋生與食物中毒的機會。
位於沖繩縣的中城村學校營養午餐共同調理場,伴隨建築的重新裝修,料理炊具也從以前的瓦斯爐具,改換到先進的廚房機器,稱為「電化廚房」。達到厚生勞動省所推行的「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簡稱:HACCP)」標準。這是一種以科學為依據,保證加工系統流程的食品安全規範(wiki)。
*廚房調理機器之一的烤爐。(來源)
除了厚生勞動省要求的溫度25度以下、濕度80%以下之外,電化廚房還有COOL、CLEAN、CONTROL三大好處。
COOL:不使用火焰的電化廚房,輻射熱少,廚房溫度不容易上升。加上空調與換氣,能夠提供調理員舒服的工作環境。 CLEAN:因為沒有燃燒,就沒有水蒸氣、油煙、黑煙等,不容易造成髒汙。地面也不需要常常沖洗,可以讓廚房保持乾燥的環境。 CONTROL:廚房機器因為有高度的控制功能,調理上對溫度、時間的設定都變得很容易,可以促進料理流程的標準化與效率。
面對這樣的進步,調理員新垣善浩感動地說:「改換前的廚房,因為熱氣讓大家一直流汗,也影響視線。常常要暫停料理工作,去沖個水跟補充水分。現在大家都可以看清楚彼此的臉了,可以在舒服的室溫中工作,健康管理也變得容易多了,實在很感恩。我幫中城村的孩子們料理已經20年了,營養午餐也從菜單到餐具材質等,一樣一樣地改變。」
新的電化廚房,不但讓調理員覺得舒服,還搖身一變成為教育場所。中城村教育委員會教育長伊佐盛信說:「新廚房的特色,就是可以從二樓看到營養午餐料理的樣子,很多地方的學生或家長會都來參觀,大家看到為自己做飯的人的臉孔,看到安全的料理環境,對營養午餐的看法也會改變。」
作為勞動環境,廚房的舒適程度,不只和廚師、調理員有關,和飲食的人的健康也有密切的關係。商用廚房公司HALTON代表董事町井義生說:「從消費者的角度看,廚房舒服有益於調整出剛好的食鹽份量,廚房悶熱的話,會加重鹽的使用。」許多人對於外面餐廳的口味感到偏重,或許也是廚房悶熱所致。站在家長的立場,關心營養午餐調理員的工作環境,等於間接地照顧孩子的健康。
許多職業的社會地位高低,往往和工作環境有關,因此有所謂的3K產業(危險、辛苦、骯髒)。顯然,當廚房變得舒適,甚至成為眾人參觀學習的場所,社會對調理員、廚房工作人員的觀感也會隨之改變。
處在升學主義籠罩的校園當中,許多學子仰望的是醫生、律師等社經地位高的行業。或許從來沒有機會,認識到服務他們的營養午餐調理員。倘若營養午餐的廚房,準備好了乾淨舒服的環境,或許學子們敬佩的眼神,也有機會轉向他們吧。
*參考資料:
1. 中城村学校給食共同調理場(改裝後心得)
https://www.okiden.co.jp/business/e-waja/case/schoollunch/nakagusuku.html
2. 廚房跟北極都不要變熱 ── 日本的「涼廚」
https://lowestc.blogspot.com/2014/10/blog-post_6.html?m=1
文|宋瑞文
「我一開始做學生餐廳調理員的時候運氣很好,在有空調設備的最新型中央廚房,工作起來很舒服。但後來調到廚房沒有冷氣的老學校時,熱到我以為會死在夏天!(゚Д゚)」前日本學校營養午餐調理員雲藤先生說道。
俗話說怕熱就不要進廚房,但學校營養午餐所需要的中央廚房,及裡面的大型爐具,如果沒有冷氣,炎熱程度不是家中廚房可以想像。
據說中央廚房內的各種加熱炊具,都在40度以上;瓦斯爐會讓廚師腹部升高的溫度,最高可達71.5度。雲藤先生所說的慘況,實非外人所能體會。
遺憾的是,從勞動環境的角度看,日本學校營養午餐的中央廚房(常簡稱為調理室),空調還有相當比例未能裝上。
*立川市學校營養午餐共同調理場。(來源)
裝設冷氣比例
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在2020年9月底發表的調查報告。日本營養午餐的調理室、配膳室與洗淨室,裝設冷氣的比例,在單獨調理場(個別學校內自行料理)只有66.5%,共同調理場(多個學校共同料理)則是77.3%。裝設比例最高的縣市是滋賀縣,單獨跟共同的調理場都有100%。而有的縣市大概只有30%左右。
「營養午餐的中央廚房,是得處理火候跟熱氣的地方。沒有裝冷氣的話,調理員的工作環境太過嚴苛。」媒體評論道。
日本學校營養午餐的中央廚房,有分烹飪料理的調理室等「非污染區域」,以及洗菜切菜的「污染區域」,還有休息室等「非作業區域」。針對這些地方,文部省也個別做了調查。冷風扇也算在冷氣設備裡。
按照日本各級地方政府的統計,三重、滋賀、京都、島根這些地方的單獨調理場的非污染區域,100%都有裝冷氣。但最低比例的大分縣只有24%有裝。而在共同調理場的非污染區域部分,滋賀、鳥取兩縣都是100%;最低比例的是大阪,只有34.8%有裝。
除了有沒有冷氣外,在營養午餐中央廚房有沒有裝除濕系統,也在調查範圍之內。這部分在單獨調理場為31.9%,在共同調理場為52.7%。
解決方案
儘管日本學校營養午餐的中央廚房,空調設備未盡完善。但作為廚師、調理員等工作人員的勞動環境,以及消費者在意的飲食生產基地,中央廚房的空調問題,早有業者提出解決方案,其中除了一般人直覺上會想到的冷氣,還有隔熱功能好的調理機器,與廚房內的熱對流設計。
*傳統廚房與涼廚。(來源)
以東京瓦斯公司(Tokyo Gas)的「涼廚」為例,採用該公司提出的解決方案,相對於一般廚房平均溫度有時熱到30度以上,涼廚可降至25度以下。
在這樣的相對低溫下,空調負荷可減低30%。集中排氣,對於排氣風扇的能耗幫助很大,約能削減56%的耗電量。調理機器表面無高溫而免於燙傷。溢出的食料不易燒焦附著,便於清潔。
同時也能達到厚生勞動省對廚房需維持在溫度25度以下、濕度80%以下的要求,減少細菌滋生與食物中毒的機會。
電化廚房
位於沖繩縣的中城村學校營養午餐共同調理場,伴隨建築的重新裝修,料理炊具也從以前的瓦斯爐具,改換到先進的廚房機器,稱為「電化廚房」。達到厚生勞動省所推行的「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簡稱:HACCP)」標準。這是一種以科學為依據,保證加工系統流程的食品安全規範(wiki)。
*廚房調理機器之一的烤爐。(來源)
除了厚生勞動省要求的溫度25度以下、濕度80%以下之外,電化廚房還有COOL、CLEAN、CONTROL三大好處。
COOL:不使用火焰的電化廚房,輻射熱少,廚房溫度不容易上升。加上空調與換氣,能夠提供調理員舒服的工作環境。
CLEAN:因為沒有燃燒,就沒有水蒸氣、油煙、黑煙等,不容易造成髒汙。地面也不需要常常沖洗,可以讓廚房保持乾燥的環境。
CONTROL:廚房機器因為有高度的控制功能,調理上對溫度、時間的設定都變得很容易,可以促進料理流程的標準化與效率。
面對這樣的進步,調理員新垣善浩感動地說:「改換前的廚房,因為熱氣讓大家一直流汗,也影響視線。常常要暫停料理工作,去沖個水跟補充水分。現在大家都可以看清楚彼此的臉了,可以在舒服的室溫中工作,健康管理也變得容易多了,實在很感恩。我幫中城村的孩子們料理已經20年了,營養午餐也從菜單到餐具材質等,一樣一樣地改變。」
新的電化廚房,不但讓調理員覺得舒服,還搖身一變成為教育場所。中城村教育委員會教育長伊佐盛信說:「新廚房的特色,就是可以從二樓看到營養午餐料理的樣子,很多地方的學生或家長會都來參觀,大家看到為自己做飯的人的臉孔,看到安全的料理環境,對營養午餐的看法也會改變。」
廚房舒服你也健康
作為勞動環境,廚房的舒適程度,不只和廚師、調理員有關,和飲食的人的健康也有密切的關係。商用廚房公司HALTON代表董事町井義生說:「從消費者的角度看,廚房舒服有益於調整出剛好的食鹽份量,廚房悶熱的話,會加重鹽的使用。」許多人對於外面餐廳的口味感到偏重,或許也是廚房悶熱所致。站在家長的立場,關心營養午餐調理員的工作環境,等於間接地照顧孩子的健康。
小結
許多職業的社會地位高低,往往和工作環境有關,因此有所謂的3K產業(危險、辛苦、骯髒)。顯然,當廚房變得舒適,甚至成為眾人參觀學習的場所,社會對調理員、廚房工作人員的觀感也會隨之改變。
處在升學主義籠罩的校園當中,許多學子仰望的是醫生、律師等社經地位高的行業。或許從來沒有機會,認識到服務他們的營養午餐調理員。倘若營養午餐的廚房,準備好了乾淨舒服的環境,或許學子們敬佩的眼神,也有機會轉向他們吧。
*參考資料:
1. 中城村学校給食共同調理場(改裝後心得)
https://www.okiden.co.jp/business/e-waja/case/schoollunch/nakagusuku.html
2. 廚房跟北極都不要變熱 ── 日本的「涼廚」
https://lowestc.blogspot.com/2014/10/blog-post_6.html?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