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儒瑋
1995年1月17日,阪神、淡路發生日本氣象廳地震規模7.3的大地震。當時,許多志工所親手製作的熱騰騰飯糰,成為流離失所災民在寒冷天氣中都能享用的救急餐點。
日本學校午餐中的「検食」,是明文規定於日本文部科學省頒定之《學校午餐衛生管理標準》項目之一,要求學校供餐負責人擔起監督之責,用以確保學生飲食安全。
令和3年度⾷品浪費削減推進⼤賽於2021年10月30日在愛知縣豐田市舉辦頒獎儀式,得獎者中,有公司團體、個人身分、學校單位等,呈現出減少剩食行動的多元樣貌,讓減少剩食不只是口號,而真實的在生活中推行,一年間減少上百噸的剩食。本次大賽的受獎者,展現消費者和企業共同努力,一同推廣及實踐減少剩食的行動,讓更多的人加入減少剩食的行列。
為迎接2020東京奧運,千葉縣教育委員會於網站刊載了二十道鄉土料理及二十四道異國菜餚,希望奧運不僅是項體育競賽,更能成為飲食文化交流的重要契機。
東京都立調布特別支援學校為了迎接奧運賽事,特地製作的各國學校午餐料理及食育教材,讓學生們透過餐點認識各國地理位置、歷史文化、環境生態與盛行運動項目。
因應全球運動盛事,SN食品研究所推出「2020東京奧運與帕奧的學校給食食譜特輯」,除了讓學生認識不同國家料理之外,還搭配營養成分介紹相關運動競技項目。
包含學校供餐專法,延宕多時的食農教育法草案與國民營養法草案等三項攸關著下一代台灣人健康食農永續的法律都應秉持永續發展精神,從根本為兒童和國民的全人身心發展進行通盤規劃。
《學校給食法》影響範疇不僅止於學校供餐現場,更因而催生了兩本以學校午餐為主題的民間專業雜誌—《学校給食》與《学校の食事》。
以設立「學校給食會」來穩定提供學校午餐食材的非營利模式,提升學校午餐品質、促進學生健康發展,成為推廣校園食育的重要助力。
日本於1954年制定《學校給食法》,確立全國47個督道府縣學校供餐的中央層級法律規範。
飯糰日_日本學校給食小辭典
文|陳儒瑋
1995年1月17日,阪神、淡路發生日本氣象廳地震規模7.3的大地震。當時,許多志工所親手製作的熱騰騰飯糰,成為流離失所災民在寒冷天氣中都能享用的救急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