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導」 相關文章

保障食物基本權、從學生到市民的給食運動—專訪「希望食品網絡」事務處長李元永

李處長表示,韓國的學校給食市民運動大約在西元2000年左右開始,而「希望食品網絡」成立於2003年,可說是很早期就參與的團體。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後,基本上韓國學校午餐已經落實使用親環境食材,因此組織的運動方向也逐漸由學校給食擴大到市民給食。

教學生如何健康的活下去—專訪韓國首爾市蘆原小學校長金斗林

蘆原小學目前有330名學生,由1位營養教師、4名料理員、2名清潔人員與20名社區奶奶們共同負責包含教職員在內共380份學校午餐。學校午餐所採用的食材,除了部分海鮮以外,基本上全部都是韓國在地生產的親環境食材。

2019臺灣學校午餐大賽之在地食材好味到

圖:獲得2019第二屆臺灣學校午餐大賽冠軍的台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端出雜糧野菇飯、柚香雞腿排、芋香八寶、香炒美人腿、豆豉龍鬚菜、枸杞紅棗山藥排骨湯、香蕉,當中的排骨為究好豬贊助、雞腿排為大成安心雞贊助、白米為行健有機農產生產合作社贊助。

【賽前報導】2019第二屆臺灣學校午餐大賽12強集錦

大享食育協會於決賽前一個月,陸續前往入圍隊伍的所在城市,親自採訪廚師、營養師與午餐秘書,為各位帶來第一手文字報導。

【賽前報導之十二】煮來給學生吃的,不是煮來倒掉的—台中市玉美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圖:陳益豐廚師(左)、陳思瑾營養師(右)


身為土生土長的台中人,發現自己對於家鄉實在是有太多陌生的地方,以前覺得興農=棒球隊和超市,原來也有團膳食品工廠!對烏日的印象=高鐵站,現在我多了兩位朋友在那兒工作!

【賽前報導之十一】用家鄉味培育飲食素養—台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

學校午餐提供一個正確健康的營養示範,並不是只有餵飽肚子的功能。每天吃飯應該要吃這樣的份量、這樣的比例、這樣的烹調方式與口味,只要學到了這樣的觀念,一旦日後離開學校,就能知道如何正確選擇自己的餐食。

【賽前採訪之九】放學回家吃的滷肉──新北市久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久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有3位營養師與11位廚師,負責新北市和桃園市各14間,共28間1,7000人的學校午餐。昱瑄營養師一畢業後便進久翔擔任營養師至今四年,志明師傅則是在溫泉會館擔任學徒後,於其他團膳公司就職,廚師資歷長達16年。志明師傅和昱瑄營養師的個性都相當活潑,時而鬥嘴互開玩笑,時而擔心的詢問比賽的問題和細節,使得採訪的氣氛相當熱絡,也令我開始期待決賽當天兩位會帶來的火花。

【賽前採訪之八】兼容並蓄的幸福滋味—新北市雙翼食品公司

這一隊分別出身自新竹與台南的搭檔,在訪談過程中三不五時會互相吐槽,從中確實能感受到長期合作衍生的革命情感。而在以醃漬物決勝負的菜單裡,我更深切體會到,他們想要傳達台灣多元族群文化融合下,那股兼容並蓄的幸福滋味。

【賽前採訪之七】3.6萬份餐點的學問──新北市統鮮美食股份有限公司

今年洪雅琇營養師與游萬春廚師代表統鮮入圍決賽12強隊伍。入行僅兩年的洪營養師僅28歲,認真的寫滿兩張問答稿準備接受採訪,和從15歲就進入餐廳當學徒,資歷近40年的資深阿春師傅搭檔參賽,雖然阿春師傅一直說:「我不會說這個啦!」表示自己對於採訪拙於言辭,但洪營養師不斷在言談時和師傅請教與討論,就可以參透阿春師傅在餐飲業及統鮮的資歷與經驗。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