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臺灣學校午餐大賽評審團,由7名營養科學、飲食文化與知名主廚等專家職人所組成。
因應疫情,本屆賽事入場採邀請實名制,向隅的朋友們可隨時留意臺灣學校午餐大賽官方粉專!
2020年9月23日上午11點30分,我們於臺灣學校午餐大賽粉絲專頁現場直播抽籤活動,決定參賽隊伍的號碼及料理實作競賽場地位置!
在醫院工作多年後轉換跑道來到五權國中八年的廖巾儀營養師,與參加廚藝競賽經驗豐富的陳祉妘廚師,首度參賽就入圍決賽的他們,推出的是八隊中少數以非傳統節日,卻對學生而言相當重要的「會考」作為主題發想本屆大賽的菜單。
「相愛相殺,鬥嘴是日常」的組合營養師王思萍、廚師葉峻豪同樣來自新屋,雖然從這學期才一起在大仁國小服務,不過可是在玉美共同打拚多年的好同事。以玉美為參賽單位,連續報名兩屆都失利後,今年再度捲土重來,終於以大仁國小學校營養師李依蓁發想的母親節套餐為基礎晉級決賽。
聽見攤販此起彼落的叫賣聲、空氣中能聞到淡淡的蔬果挾帶泥土的氣味,看見魚鱗正在閃耀著光芒,與各色蔬果相互輝映,這些只有在菜市場才能發現的感受,該如何帶領小朋友進入菜市場,學習挑菜、買菜,和老闆話家常,又能自己煮出一道好料理呢?大享新食代邀請飲食生活作家番紅花聊聊帶孩子考察菜市場的文學課。
當時維珊營養師詢問廚師組隊意願時,大姊非常積極地想參加比賽,便順理成章和維珊組成一隊,但有趣的是,兩人從未看過彼此的全貌,平時上班除了上班時間不同之外,在廚房工作都得戴著口罩,因為參加比賽,才知道對方的臉長什麼樣子;也因為參加比賽,雙方對彼此有更多的互動及認識。
2017年六月,南韓首爾市府報告即將推動的「食物總體規劃(Food Master Plan)」,與首爾市的能源政策如出一轍,同樣宣示基本權,在市府組織架構中也設置了公民參與的機構。
基於永續發展的農業生產考量,日本摩斯漢堡使用的蔬果,全部都是國產品,由全國各地2900戶農家生產並送來。消費者除了能夠知道生產地與生產者,還有他們對於生產的心意。
聯合國糧農組織對永續飲食提出的建議之一:選用在地與當季的食材,前者目的在減少從產地運送食物到我們餐桌上的食物里程,減少運輸所產生的碳足跡。
【評審名單】7名營養科學、飲食文化與知名主廚等專家職人齊聚一堂
第三屆臺灣學校午餐大賽評審團,由7名營養科學、飲食文化與知名主廚等專家職人所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