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全國學校給食甲子園競賽之外,日本有部分縣市會舉辦地區交流比賽,鼓勵第一線從業人員不斷思考透過善用在地食材,建構學生對家鄉的認同感。
前往拜訪日本各地的學校給食會時,一定會拿到由該單位出版的刊物,內容包括認識食材、介紹食譜、分享食育活動資訊及政策等訊息,是讓理解學校午餐的重要媒介。
在cookpad這個日本最大的食譜共享網站上,幾乎可以學習到任何種類的日本料理,學校午餐的食譜自然也不例外。
今年2月下旬政府臨時宣布停課之後,除了食材和人力業務調整之外,學校午餐的調理製作、配膳和消毒工作沒有特別針對疫情而有不同對策。
曖昧不清的政策加上突然休校,很多家長怨聲載道,大家在意的不是學校午餐食材的何去何從,反而是長期在家、不論有沒有工作的媽媽,每天要煩惱小孩在家的作息及午餐。
身為一個火山、地震、颱風、洪水等天然事故頻繁的國家,日本各地方政府或民間組織如何確保災害發生時的學校營養午餐供應無虞,無不煞費苦心。
1946年12月24日,盟軍總司令部、亞洲救濟授權機構和日本政府一同在東京永田町小學舉行美援物資捐贈儀式,因此12月24日就被訂為「學校午餐紀念日」。
身為日本學校營養午餐發源地的山形縣鶴岡市,市內小學每年會重現一次當時菜色—飯糰、烤鮭魚、野菜,雖然簡單,卻能讓學生重溫一百多年前的飲食情境。
每年1月22號是日本的「咖哩日」(カレーの日),沒想到這天的由來竟然和學校營養午餐大有關係!
愛知縣學校給食會表示,近來正積極開發不使用雞蛋、牛奶、小麥、蕎麥、花生、蝦子和螃蟹的學校午餐食品。
百花齊放—那些日本都道府縣的學校營養午餐競賽
除了全國學校給食甲子園競賽之外,日本有部分縣市會舉辦地區交流比賽,鼓勵第一線從業人員不斷思考透過善用在地食材,建構學生對家鄉的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