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交流」 相關文章

午餐中滿溢著對學生的愛:專訪東京都日野市立日野第一小學營養師瀨川久美子

瀨川久美子營養師每天都會寫一封信給學生,向他們說明關於今天午餐的食材、營養或生產者等相關訊息。她笑著說,常常會收到小朋友的回信喔,說午餐很好吃、想要再吃一次或是請她繼續加油。

以供餐為志業:東京都最大學校營養午餐人力資源公司──藤江株式會社

文│王婉育

2019年12月9日,全國學校給食甲子園於週末圓滿落幕,隔天我們搭著地鐵來到兩國站,拜訪藤江株式會社,接待我們的是社長益子純子女士、以及事業推進本部課長河田妙子女士。

用雜誌作校園廚房工作人員的後盾:走過五十年的學校食事研究會

學校午餐的精神就是應該教導小朋友擁有怎麼正確吃一頓飯這樣的能力,而當中最重要的關鍵,絕非營養師與調理員等第一線工作人員莫屬。因此,雜誌一直以來的目標就是提供第一線人員更充足的資訊,藉此提升專業能力,這樣就能讓小朋友獲取更均衡的營養。

【享報NO.3】每個環節都專業—韓國學校午餐見學

蘆原小學目前有三百三十名學生,由一位營養教師、四名料理員、二名清潔人員與二十位社區奶奶們,共同負責包含教職員在內的三百八十份學校午餐。

【享報NO.3】學校給食公民行動—專訪「希望食品網絡」李元永事務處長

這次能在短短幾天內完成韓國學校午餐參訪事宜,全都仰賴眼前這位目前任職於韓國民間團體「希望食品網絡(Hope FoodNetwork」的李元永事務處長撥空義務協助。投身市民運動已有十多年的時間的他,今年九月以兼職身分加入組織,除推行倡議運動外,亦肩負募款之責。

【國際交流】生產者、消費者共同建構的永續食物體系

農特委成立的背景是在1970至1980年代,南韓的糧食與穀物自給率下降、城鄉差距隨都市化拉大,消費者的意識與自覺也逐漸提高,飲食方面營養不均的問題導致慢性疾病出現。不只是南韓,世界各國也同時面臨了經濟發展後卻陷入糧食危機、食安疑慮等難題,因此開始思考食物與農業的發展。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