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營養午餐」 相關文章

EP2| 神祕小海灣的謎之座椅!採麥蔥挖沙蚌再來碗馬祖魚丸魚麵漁夫湯

離島學校午餐調查員四寶媽邱鈺婷與兒子多多與亮亮飛往國之北疆的馬祖,體驗這片島嶼的獨特風土。


2.1  只有五人的迷你小校!吃得到紅糟與麥蔥的東莒國小營養午餐

馬祖午餐見學:東莒國小的學校午餐及老酒課程

三月大享因著許多任務來到馬祖,除了完成工作,我們也藉此到訪馬祖的學校,希望能夠更加了解離島小校的學校午餐與特色課程。其中一間拜訪的學校,是位在東莒島上的東莒國小。

吃出國產豬的風土滋味–營養豬事午餐大吉工作坊台中場後記

本場特地邀請台中市黎明國小黃雅慧營養師,以及花田喜彘創辦人張勝哲,從國產豬肉的衛生品質、食品安全、生產銷售到料理方式等方向切入,共同交流討論日常生活遇到的大小豬事,畢竟現在已經來到沒看過豬走路也吃過豬肉的時代了。

吃下肚前要知的國產豬肉二三事—營養豬事午餐大吉工作坊高雄場後記(一)

在短短二個小時的課程之中,信功實業李坤原品管課長、高雄市瑞興國小陳婉馨營養師,以及前綠色友善餐廳「Yaya綠廚房」料理工作者張維真等三位講者,從國產豬肉的生產銷售、食品安全到料理方式等議題與現場聽眾進行面對面討論,希望大家能更為認識每天吃下肚的豬肉,以及理解高雄市校園午餐使用國產豬肉品的現況優勢與未來挑戰。

認識國產豬肉 吃得聰明又安心—營養豬事午餐大吉工作坊高雄場後記(二)

這場由行政院農委會畜牧處擔任指導單位、台灣優良農產品發展協會主辦、豐年社與富邦文教基金會校園食材管理專案計畫攜手執行的校園飲食工作坊,特地邀請屏東「東寶黑豬肉棧」負責人謝旭忠、高雄市立文山高中陳盟仁營養師,以及前綠色友善餐廳「Yaya綠廚房」料理工作者張維真齊聚一堂,從國產豬肉的生產銷售、食品安全到動手實作等面向切入,讓現場學員在短短兩小時之內,不僅對每天吃下肚的豬肉有著更為全面的理解,同時交換對目前學校午餐的各種不同意見與想法。

【豬事大吉迴響】烹調、成本、教育 台灣午餐可再精進的方向

讓學童參觀製作營養午餐的地方,並了解自己的午餐是如何製作及營養午餐的意義,我認為台灣也可採用這種作法,在學生年紀還小時,就讓他們知道午餐得來不易才會更珍惜,但前提是要有廠商願意讓學生參觀製餐流程,並有完全衛生安全的品質保證。

【豬事大吉迴響】開始改變吧 自煮找回慢食生活

我們透過花田喜彘的主人張勝哲分享,瞭解了豬的一生,還有在友善的豬隻養殖廠是如何去進行的,其中老師分享的一句話讓我很喜歡,「當你可以做到60分的時候,就趕快開始做了吧!如果一定要把標準訂在90分才承認它是好的,那沒有一個人可以把這件事情做得好,因為那所要付出的代價太高了。」 我聽完了很有感觸,在改變一個人的行為上也是如此,由小至大、由少至多一直是我認為的大原則,古人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有開始才有機會,所以就趕快開始做吧!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