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3日,大享食育協會秘書長黃嘉琳出席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學校飲食健康促進法草案」公聽會,以專家學者身分發言之簡報。
全台灣每天有近178萬國中小學生都要在學校用餐,但每一次學校營養午餐議題見諸媒體時,不是學生和家長的抱怨,就是嚴重的食安危機:光是今年就有兩起校園食物中毒案件,超過百名師生送醫;加上今年水情吃緊,許多小型團膳業者甚至因為無法洗菜,而無法提供餐點。
為規範學校供餐相關事宜,並提升學校供餐品質,建立飲食教育,以達到學生健全身心發展及平衡國民飲食之目標,爰擬具「學校供餐法」(以下簡稱本法)草案,條文共計二十六條。
學校供餐法推動平台,在母親節前夕宣布推出台灣首部民間版《學校供餐法》專法。
大享食育協會秘書長黃嘉琳指出,盼望讓台灣學校午餐能藉由法制化,消弭存在已久的各種不平等與違反教育原則的亂象。
包含學校供餐專法,延宕多時的食農教育法草案與國民營養法草案等三項攸關著下一代台灣人健康食農永續的法律都應秉持永續發展精神,從根本為兒童和國民的全人身心發展進行通盤規劃。
韓國於1981年制定實施《學校給食法》;目前版本為2021年1月30日,最新修正版於2021年3月23日實施。
一顆鳳梨映照出營養師人數少、廚房人員勞動條件差、食材採購運輸困境等老問題。
從營養均衡的角度來看,學校午餐供應的肉多少大小不是問題,但在資訊不透明的情況下,攤出經費、食材成本和人力漏洞等倒多少能看到爛帳沉痾。
學校午餐除了提供能量,還肩負著營養教育、農業及飲食文化傳承、用餐禮儀的養成使命,其中營養師與廚師專業更不容小覷。近年有不少倡議者為學校午餐發聲,黃嘉琳是其一。
【20220413發言簡報】學校飲食健康促進法草案公聽會
2022年4月13日,大享食育協會秘書長黃嘉琳出席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學校飲食健康促進法草案」公聽會,以專家學者身分發言之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