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法》、《國民營養法》草案與《學校供餐法》草案等三項攸關著下一代台灣人健康食農永續的法律都應秉持永續發展精神,從根本為兒童和國民的全人身心發展進行通盤規劃。
2022年4月13日,大享食育協會秘書長黃嘉琳出席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學校飲食健康促進法草案」公聽會,以專家學者身分發言之簡報。
全台灣每天有近178萬國中小學生都要在學校用餐,但每一次學校營養午餐議題見諸媒體時,不是學生和家長的抱怨,就是嚴重的食安危機:光是今年就有兩起校園食物中毒案件,超過百名師生送醫;加上今年水情吃緊,許多小型團膳業者甚至因為無法洗菜,而無法提供餐點。
為規範學校供餐相關事宜,並提升學校供餐品質,建立飲食教育,以達到學生健全身心發展及平衡國民飲食之目標,爰擬具「學校供餐法」(以下簡稱本法)草案,條文共計二十六條。
學校供餐法推動平台,在母親節前夕宣布推出台灣首部民間版《學校供餐法》專法。
大享食育協會秘書長黃嘉琳指出,盼望讓台灣學校午餐能藉由法制化,消弭存在已久的各種不平等與違反教育原則的亂象。
包含學校供餐專法,延宕多時的食農教育法草案與國民營養法草案等三項攸關著下一代台灣人健康食農永續的法律都應秉持永續發展精神,從根本為兒童和國民的全人身心發展進行通盤規劃。
《學校給食法》影響範疇不僅止於學校供餐現場,更因而催生了兩本以學校午餐為主題的民間專業雜誌—《学校給食》與《学校の食事》。
以設立「學校給食會」來穩定提供學校午餐食材的非營利模式,提升學校午餐品質、促進學生健康發展,成為推廣校園食育的重要助力。
日本於1954年制定《學校給食法》,確立全國47個督道府縣學校供餐的中央層級法律規範。
食農教育法通過後,不能再拖的學校供餐法和國民營養法!
《食農教育法》、《國民營養法》草案與《學校供餐法》草案等三項攸關著下一代台灣人健康食農永續的法律都應秉持永續發展精神,從根本為兒童和國民的全人身心發展進行通盤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