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村詩織小姐說食育防災士的概念,就是希望培養能於災害時有一個懂得有效利用食物,帶著避難所的人好好活下去的領導者。
日本食育HED學院著重培養食品防災人員,HED代表健康(Health)、環境(Environment)、防災(Disaster prevention)。
以製作「乾燥米飯(アルファ化米/α化米)」為主的希望食品公司,現推出炊飯、五目飯、白粥、梅子粥等多樣即食商品,盡可能使用群馬縣食材與聘僱居民為工作人員。
從學術層面探討「食育」的日本食育學會成立於2006年,每季出版《日本食育學會誌》、發行《災害時的健康食生活》出版品與制定「食育推進企業.團體認定制度」。
為了因應未來可能的地震威脅,以及要於震災後能迅速回復學校供餐,高知市政府從2014 年起規劃建置新的學校給食中心。
日本文部科學省網站公布《構建災害發生時的學校午餐實施制度案例手冊》,整理針對1,813 名公立學校(都道府縣、區市町村、事務組合)供餐負責人發放調查問卷的統計資料與學校營養午餐防災應對策略案例。
文|陳儒瑋
1995年1月17日,阪神、淡路發生日本氣象廳地震規模7.3的大地震。當時,許多志工所親手製作的熱騰騰飯糰,成為流離失所災民在寒冷天氣中都能享用的救急餐點。
身為一個火山、地震、颱風、洪水等天然事故頻繁的國家,日本各地方政府或民間組織如何確保災害發生時的學校營養午餐供應無虞,無不煞費苦心。
【日本食育推進大會】中村詩織:讓食育防災士成為市町村的重要關鍵人
中村詩織小姐說食育防災士的概念,就是希望培養能於災害時有一個懂得有效利用食物,帶著避難所的人好好活下去的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