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廣播劇-劇本寫作與聲音表演工作坊

大享已推出三季東南亞食育廣播劇,皆邀請在東南亞文化推廣多年的新住民專家擔任劇中角色,並藉由生動活潑的對話、親切真實的情境,讓一般民眾及親子、師生都能透過廣播劇認識東南亞飲食特色與文化。今年再度嘗試由新住民老師撰寫劇本,從上次的成果中,發現內容更能貼近老師們的生活經驗。經過工作坊的培訓,老師們發現編撰劇本的思考方向,讓劇本變得更具結構性。


文│洪啓傑

圖│楊欣頻

在劇本寫作工作坊中,邀請了陳南宏老師講解故事的組成結構。必須為登場的角色設定明確的動機與性格,並在起、承、轉、合的故事中,讓主角經過「衝突」而成長。

「衝突」不見得必須要吵架、爭執,可能是主角遇上了困境或是與他的認知相悖的狀況。主角在故事中「轉」的階段中可說是在故事的谷底,最後主角轉變而突破困境,失而復得的過程看見主角的成長,也加深了聽眾對故事的印象。

老師也藉由三隻小豬的故事,分析其中文章架構。從大家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來加深大家劇本編排的印象。

在聲音表演工作坊中邀請鮑亦安老師進行教學,首先讓大家抽取不同的角色卡,像是巫婆、流氓、英雄、老人、小孩,並讓大家在這個角色扮演下朗讀相同台詞。意外的發現,明明是相同的臺詞,卻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感受,即使是一位老婆婆也有可能具有善良、邪惡或勇猛等不同性格。

以此為基礎,我們得知若是能事先了解角色的個性及目標,將能更好的扮演這個角色。為了能夠更完整表現人物的情緒,老師也教導如何運用頭、鼻、喉、胸腔來發聲,以此來控制配音的高低音。

老師又從白雪公主的故事中對話來剖析角色的對話,將每句臺詞背後的目的列出來,可以更貼近角色的心情。

此外廣播劇的臺詞也常常提到「好好吃」,但是東南亞的料理種類、風味各不相同,若從這簡單的三個字,表現出料理的口味究竟是酸、甜、鮮、爽,能加深廣播劇的沉浸感。

最後分組練習如何用中性場景文本(指文本內容可以適用在各種條件下),在不同故事背景的設定下,各組為相同的文字帶來截然不同的情緒。

感謝老師們利用兩次假日時間參與工作坊的課程,相信不論在編劇或是配音能力上都有所收穫,期待之後廣播劇能看見老師們不同風格的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