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享食育協會攜手高雄市政府農業局、高雄市政府教育局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主辦、行政院農業部指導的【2023臺日永續食代-學校午餐與食育推進分享會】,於2023年9月19日週二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第二實習大樓舉行。本次活動邀請專精永續食農課程計的關東學院兼任講師海老原誠治、福井縣南越特別支援學校的櫻川朗江營養教師、神奈川縣平塚市漁業協同組合成員扶黑哲司先生來台,與高雄在地推動食魚教育的南安國小、種植鳳梨與推動食農教育的青農鄭蕙玲進行交流,分享彼此於學校營養午餐、食材地產地消、食魚教育、永續發展目標(SDGs)及食農教育等議題上的努力與成果。
高雄市政府農業局王正一副局長致詞時提到高雄市執行食農教育已滿五年,隨著中央食農教育法通過,蓄積滿滿能量的高雄食農教育,正式踏上全民的食農教育之路;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陳敦基表示歡迎外賓的到來,高雄餐旅大學近年來發展綠色飲食、在地食材特色料理不遺餘力,運用社群平台及教育部補助之經費,從空間到行銷的多元途徑,解決從產地到餐桌的各類問題,期許藉由大手牽小手構築起教育與產業永續發展的橋樑,共同邁向友善環境的新里程。
從學校供餐開展永續行動
海老原誠治老師認為,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並不是什麼特別創新的概念,而是整理分類目前人類面臨的困境,最終目的在於追求人類身心健康的幸福願景。對學生來說,甚麼能讓他們從生活中認識這些議題呢?學校營養午餐就是個很好的媒介。
此外,如何利用科技來協助食育推進工作,也是當前探討永續飲食課程設計的重要課題。海老原老師現場示範利用VR技術讓學生認識學校午餐廚房的躲貓貓遊戲、以及利用手機進行的微距拍攝等教學素材,他謙虛地表示,而這些都不是什麼高深的技術,只要大人好好的把工具提供給學生就可以。
最後,他以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和食為例,重要關鍵在於飲食中納入崇敬自然的精神,而這正是回應永續發展的具體行動。
滿足五感體驗的學校營養午餐
來自福井縣南越特殊學校櫻川朗江營養教師表示,特別支援學校所指的是專為身心障礙幼兒及兒童學生(5至18歲),培養他們能自主生活,為將來融入社會做好準備。而在飲食方面,也分成好幾個不同的階段。從學習簡單的生活起居與用餐的技能、到盡可能獨立用餐並完成收拾,希望透過學校的教育,讓他們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管理自身健康與判斷食品安全性等能力。
目前南越特別支援學校每週平均供應4次米飯,一個月提供2次麵包和1次麵類,需要為4名學生特別提供去除過敏原的餐點,以及10份需要切成5mm大小與磨成泥狀的特殊餐食。此外,學校實施每月一次的「補充營養的學校午餐日」與二次的「手做飯糰日」,也會舉辦創意料理大賽與學校午餐試吃會,讓學生和家長都能更加理解學校午餐菜色、營養、設計理念與背後要傳達的意義。
櫻川營養教師認為,學校午餐最重要的就是要美味,但這個美味不僅只是嚐起來好吃,而是要滿足五感,看起來、聞起來都要讓人覺得有趣,感受幸福。
有著小孩熱情與創意應援的校園食魚計畫
代表平塚市漁業協同組合分享的伏黑哲司先生說,漁協為了讓市民更親近海洋和漁港,他們製作了彩色魚類資訊卡片,免費發放給大眾。這些卡片成為了受歡迎的小禮物,可以貼在家庭的冰箱、牆壁或洗手間,並在市民中廣為流傳。此外,還使用這些設計製作了透明文件夾和鋪墊等產品,供人們購買或作為紀念品。
此外,由於平塚市教育委員會都舉辦學校營養午餐的活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與漁業工作者和相關專業人士互動的機會。為了推廣當地特產鬼頭刀,漁協於2017年成立了「平塚的鬼頭刀計畫」,並在2018年2月,開始了鬼頭刀漢堡的開發工作。
2020年,一所小學的5年1班學生決定以「平塚的鬼頭刀計畫」為主題進行綜合學習;2021年,升上六年級的他們提出希望能在學校營養午餐中品嚐鬼頭刀的想法,之後在營養師、校長和學校共同努力下,大家一起討論菜單、製作海報並設計鬼頭刀卡牌遊戲等等,最終實現了願望。
台灣食農教育工作者的多元面向
由高雄市彌陀區南安國小李安世校長帶領葉嘉珍、許修齊兩位老師,分享學校食魚教育透過校訂課程,把教室搬到魚塭,由漁民為學生上課;課程亦結合科展、融入課程,也讓學童練習動手料理魚,認識家鄉產業的同時,加深學習的印象。
位在高雄市大樹區的陽光果子,食農教育的業務由執行長鄭蕙玲一手包辦,「鳳梨」是當地重要經濟作物,將食農、環境、美感教育融入到農田體驗活動,以分享耕作實務經驗,從做中學、動手做的實際學習課程,來認識地產地消永續農業、了解食物真正的味道。
融入高雄山海味的大人營養午餐
分享會的中午餐點,亦是台日食農教育交流的一大亮點。由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廚藝學院曾裕琇院長統籌安排了高雄場次的「Green Kaohsiung NKUHT 學校大人の營養午餐」,端出紅豆炊飯(高雄大寮紅豆/高雄美濃147米)、上湯清蒸石班魚(高雄永安石斑魚/破布子/鳳梨/蔥)、原汁原味叉燒肉(高雄原鄉香料/花生醬/豬肉),搭配使用季節時蔬的絲絲鮮脆(高雄美濃水蓮/枸杞/老母雞)、富貴花開(高雄路竹白花椰/豬肉/辣椒/蒜頭)、蕉艷針香(高雄旗山香焦/金針花/海藻/馬鈴薯/茴香),最後以元氣雞湯(高雄黑金老蘿蔔/土雞肉/蛤蠣/紫蘇/香菇)、芋食八珍(高雄甲仙芋頭/桂花/紫米)和逸鹹檸七(高雄大林黃檸檬/黑糖汁/石斑魚膠凍)作結,充分展現有山有海的高雄豐富食材滋味。
大享食育協會秘書長黃嘉琳表示,每天在學校吃的一頓午餐是實踐食農教育和永續飲食的場合,是支持在地生產者的契機,也具有歷史、文化及傳統延續創新的可能性。
大享食育協會攜手高雄市政府農業局、高雄市政府教育局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主辦、行政院農業部指導的【2023臺日永續食代-學校午餐與食育推進分享會】,於2023年9月19日週二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第二實習大樓舉行。本次活動邀請專精永續食農課程計的關東學院兼任講師海老原誠治、福井縣南越特別支援學校的櫻川朗江營養教師、神奈川縣平塚市漁業協同組合成員扶黑哲司先生來台,與高雄在地推動食魚教育的南安國小、種植鳳梨與推動食農教育的青農鄭蕙玲進行交流,分享彼此於學校營養午餐、食材地產地消、食魚教育、永續發展目標(SDGs)及食農教育等議題上的努力與成果。
高雄市政府農業局王正一副局長致詞時提到高雄市執行食農教育已滿五年,隨著中央食農教育法通過,蓄積滿滿能量的高雄食農教育,正式踏上全民的食農教育之路;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陳敦基表示歡迎外賓的到來,高雄餐旅大學近年來發展綠色飲食、在地食材特色料理不遺餘力,運用社群平台及教育部補助之經費,從空間到行銷的多元途徑,解決從產地到餐桌的各類問題,期許藉由大手牽小手構築起教育與產業永續發展的橋樑,共同邁向友善環境的新里程。
從學校供餐開展永續行動
海老原誠治老師認為,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並不是什麼特別創新的概念,而是整理分類目前人類面臨的困境,最終目的在於追求人類身心健康的幸福願景。對學生來說,甚麼能讓他們從生活中認識這些議題呢?學校營養午餐就是個很好的媒介。
此外,如何利用科技來協助食育推進工作,也是當前探討永續飲食課程設計的重要課題。海老原老師現場示範利用VR技術讓學生認識學校午餐廚房的躲貓貓遊戲、以及利用手機進行的微距拍攝等教學素材,他謙虛地表示,而這些都不是什麼高深的技術,只要大人好好的把工具提供給學生就可以。
最後,他以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和食為例,重要關鍵在於飲食中納入崇敬自然的精神,而這正是回應永續發展的具體行動。
滿足五感體驗的學校營養午餐
來自福井縣南越特殊學校櫻川朗江營養教師表示,特別支援學校所指的是專為身心障礙幼兒及兒童學生(5至18歲),培養他們能自主生活,為將來融入社會做好準備。而在飲食方面,也分成好幾個不同的階段。從學習簡單的生活起居與用餐的技能、到盡可能獨立用餐並完成收拾,希望透過學校的教育,讓他們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管理自身健康與判斷食品安全性等能力。
目前南越特別支援學校每週平均供應4次米飯,一個月提供2次麵包和1次麵類,需要為4名學生特別提供去除過敏原的餐點,以及10份需要切成5mm大小與磨成泥狀的特殊餐食。此外,學校實施每月一次的「補充營養的學校午餐日」與二次的「手做飯糰日」,也會舉辦創意料理大賽與學校午餐試吃會,讓學生和家長都能更加理解學校午餐菜色、營養、設計理念與背後要傳達的意義。
櫻川營養教師認為,學校午餐最重要的就是要美味,但這個美味不僅只是嚐起來好吃,而是要滿足五感,看起來、聞起來都要讓人覺得有趣,感受幸福。
有著小孩熱情與創意應援的校園食魚計畫
代表平塚市漁業協同組合分享的伏黑哲司先生說,漁協為了讓市民更親近海洋和漁港,他們製作了彩色魚類資訊卡片,免費發放給大眾。這些卡片成為了受歡迎的小禮物,可以貼在家庭的冰箱、牆壁或洗手間,並在市民中廣為流傳。此外,還使用這些設計製作了透明文件夾和鋪墊等產品,供人們購買或作為紀念品。
此外,由於平塚市教育委員會都舉辦學校營養午餐的活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與漁業工作者和相關專業人士互動的機會。為了推廣當地特產鬼頭刀,漁協於2017年成立了「平塚的鬼頭刀計畫」,並在2018年2月,開始了鬼頭刀漢堡的開發工作。
2020年,一所小學的5年1班學生決定以「平塚的鬼頭刀計畫」為主題進行綜合學習;2021年,升上六年級的他們提出希望能在學校營養午餐中品嚐鬼頭刀的想法,之後在營養師、校長和學校共同努力下,大家一起討論菜單、製作海報並設計鬼頭刀卡牌遊戲等等,最終實現了願望。
台灣食農教育工作者的多元面向
由高雄市彌陀區南安國小李安世校長帶領葉嘉珍、許修齊兩位老師,分享學校食魚教育透過校訂課程,把教室搬到魚塭,由漁民為學生上課;課程亦結合科展、融入課程,也讓學童練習動手料理魚,認識家鄉產業的同時,加深學習的印象。
位在高雄市大樹區的陽光果子,食農教育的業務由執行長鄭蕙玲一手包辦,「鳳梨」是當地重要經濟作物,將食農、環境、美感教育融入到農田體驗活動,以分享耕作實務經驗,從做中學、動手做的實際學習課程,來認識地產地消永續農業、了解食物真正的味道。
融入高雄山海味的大人營養午餐
分享會的中午餐點,亦是台日食農教育交流的一大亮點。由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廚藝學院曾裕琇院長統籌安排了高雄場次的「Green Kaohsiung NKUHT 學校大人の營養午餐」,端出紅豆炊飯(高雄大寮紅豆/高雄美濃147米)、上湯清蒸石班魚(高雄永安石斑魚/破布子/鳳梨/蔥)、原汁原味叉燒肉(高雄原鄉香料/花生醬/豬肉),搭配使用季節時蔬的絲絲鮮脆(高雄美濃水蓮/枸杞/老母雞)、富貴花開(高雄路竹白花椰/豬肉/辣椒/蒜頭)、蕉艷針香(高雄旗山香焦/金針花/海藻/馬鈴薯/茴香),最後以元氣雞湯(高雄黑金老蘿蔔/土雞肉/蛤蠣/紫蘇/香菇)、芋食八珍(高雄甲仙芋頭/桂花/紫米)和逸鹹檸七(高雄大林黃檸檬/黑糖汁/石斑魚膠凍)作結,充分展現有山有海的高雄豐富食材滋味。
大享食育協會秘書長黃嘉琳表示,每天在學校吃的一頓午餐是實踐食農教育和永續飲食的場合,是支持在地生產者的契機,也具有歷史、文化及傳統延續創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