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華新街導覽筆記:嘗一口緬甸咖哩,閉上眼就到緬甸!

文、圖ㅣ王章逸

11月17日,大享食育協會與「Mingalar Par 鳴個喇叭緬甸街」合作,由緬甸華僑萬利帶路,帶領我們用舌尖認識緬式情調的華新街。


11月已屆深秋,北部難得陽光清朗。站在華新街街口,太陽熱氣烘著奶茶與烤餅的甜味、魚湯麵的鮮味以及咖哩濃郁香味,緬式味道隨著陽光散發。閉眼將嗅覺放到最大,複雜且濃厚的氣味讓人有種置身緬甸的錯覺。

緬甸氣味其來有自:家鄉菜總是紓解鄉愁。華新街聚集許多緬甸華僑,隨之帶來緬甸的飲食習慣。魚露、咖哩粉、薑黃與各式辛香料散發的氣味,是這群緬僑的生活日常,也是飲食文化的具體展現。

緬甸華新一條街:咖哩、米線與奶茶專賣店

食物常與地理環環相扣。緬甸的飲食習慣深受鄰國影響,揉合印度、雲南的飲食特色。同時也因為地形狹長,因此以仰光為界分成上緬甸、下緬甸,食物也分為南北兩派。

上緬甸與雲南相接,米線料理是其特色,下緬甸則鄰近印度,因此以咖哩為特長。至於奶茶與烤餅則是無論南北的生活必需,舉國皆愛。

華新街上的緬甸奶茶專賣店

移動打破藩籬。遷台緬僑抵台後大多群聚中和南勢角一帶,也造就短短三百公尺的華新街能夠收攏緬甸南北兩千公里的飲食特色,重現了上緬甸與下緬甸的經典美食。

油封緬式咖哩

此次的導覽以「咖哩」為主題,透過舌尖「邊吃邊學」。受到印度飲食文化影響,咖哩成為緬甸的代表菜色之一。只是緬甸咖哩雖然形似印度,口味卻有很大的差異。

緬甸咖哩雞

緬式咖哩不若印度咖哩對香料的講究,口味相對較為溫和,並且使用緬甸常見食材如蝦醬及魚露烹煮。也因為當地盛產水產,也常將草魚、蝦類等食材入菜做成咖哩。除此之外,緬甸咖哩以「油」著稱。緬甸氣候悶熱高濕,常以類似法式料理中油封的手法延長食物的保存時間。緬甸咖哩沿用著個料理手法,總是浮著厚厚一層油。

對於飲食較為清淡的台灣人而言,那層油或許讓人心生畏懼。但品嚐起來其實不像外表那樣油膩,搭配米飯與店家準備的生菜一起入口,滿口油香且不膩口,參與導覽的大家都讚不絕口!

華新街招牌的美味秘密

「每次導覽大家最期待的,就是問我哪間最好吃」面對不斷重複的問題,萬利的語氣絲毫沒有不耐,反而充滿躍躍的興奮。隨後她繼續說道:

我真的很愛吃,問我就對了。

萬利告訴大家,透過招牌即可辨別華新街各店的特長。緬甸文較大的店家多來自於緬南,較擅長咖哩料理。中文字較大的店家則多從緬北遷居而來,米線料理是其專長。

華新街招牌

萬利補充:「當然有些招牌不是按照這個規則,但說實在話沒有所謂最好吃,這裡每家店都是道地的緬甸味!」由於每間店都是緬甸華僑開設,菜餚味道都是各家對於家鄉味思念的結晶。

餐桌或許是不同族群交流的最佳平台,也難怪萬利總是不遺餘力推廣的華新街好味道,期待參加者能夠藉此更認識緬甸文化。透過華新街緬甸咖哩導覽,我們在飯桌上遊走緬甸。吃一口咖哩,閉上眼就到緬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