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緬甸街的路上觀察術 東南亞滋味小散步走進新住民的生活日常

在高中畢業後自緬甸來到台灣的葉碧珠老師,是高中家政老師,也是三個小孩的媽媽。華新街是碧珠老師經常來採購食材香料的地方,也會帶學生來此戶外教學,跟在老師旁邊四處都有朋友打招呼,這次東南亞小散步,帶我們看見緬甸媽媽的日常片段!


文│王婉育

圖│王婉育、楊西披

老師首先自我介紹時說自己來自緬甸的「瓦城」,因為泰國料理餐廳的名字,瓦城為人所知,然而他其實是緬甸第二大城。 接著,不直接介紹或分享,而是讓大家用五官體驗緬甸街的獨到之處,也把所見所聞記錄下來,等等老師會一邊解答一邊補充。

不只是緬甸的緬甸街

「包哥來的包哥是一個人嗎?」

「這裡好像不只緬甸菜!」

大家帶著許多發現依約來到集合處, 回到緬甸街上,老師一一解答著大家的疑問,並分享著更多關於家鄉和這裡的故事。

參加者也趕緊拍照記錄,對於這條充滿不同語言、文字與飲食的的街道有了一些認知,例如:密支那是伊洛瓦底江源頭的城市,老闆可能來自於此,而「包哥來」也是地名,當地人很會烹調魚類,可以推斷這家店招牌在魚肉料理,勃固、瑞麗也都是地名;「景坡」是緬甸的少數民族。從這裡就可以知道,緬甸國內仍有許多不同的族群和飲食特色的差異,而老師繼續補充道:同樣都是滇緬泰三地的聚集地,在忠貞市場較多雲南的料理,可以從醬料觀察得到,緬甸街上的攤位若有一罐一罐的的醬料,就會是雲南菜準沒錯!

緬甸新住民的生活日常

緬甸近年的動亂,讓許多在台緬人透過各種行動支持及聲援家鄉。本次小散布適逢台灣聲援緬甸聯盟舉辦義賣活動,由緬甸店家提供騎樓場地,攤位上擺滿居民用心製作的點心,優格、炸三角等,聯盟負責人杜可可大哥、工作人員和碧珠老師仔細地和大家分享,希望能夠將義賣的所得回饋緬甸。

碧珠老師娓娓道來小時候的故事:阿公是自中國前往緬甸討生活的福建人,而像碧珠老師的阿公這樣到緬甸的人在當時很多,母執輩則來自雲南。 在學校的記憶就是很常放假,由於族群多元,因此各種文化節日像是緬甸潑水節、農曆新年、聖誕節都不用上課。另一方面,老師就讀的華文學校會以佛經來學習中文,因此書包裡會有一本佛經。來到台灣念大學時,雖然已經在家鄉從小就會講也會學,不過仍和台灣本地的學生有一段差距,適應了很長一段時間。

最後,我們來到了佛堂,碧珠老師說今天由於在中部舉辦一個盛大的法會,幾乎全緬甸街的和尚都去參與了,因此很可惜無法讓大家看到和尚在街上沿途托缽化緣的景象,不過在佛堂內,仍有信徒在此整理、維持佛堂的環境。

碧珠老師回憶起小時候如果家裡大人忙碌沒有煮飯,可以到廟裡共食,由於家家戶戶會準備食物供養僧人,所以有貧困或突發狀況的家庭,孩子們會主動跑到佛寺品嘗「百家菜」度過一餐;而碧珠老師的先生、小孩回緬甸騎自行車時,也屢次到佛堂住宿,可見宗教在緬甸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活動最後,大家跟著碧珠老師一起坐在佛堂裡聊天,而老師向我們示範跪拜的方法,佛堂大姊推薦緬甸奶茶和台灣三合一咖啡的黃金比例中,結束這場「東南亞的滋味小散步」。

 


指導單位:內政部移民署

主辦單位:大享食育協會

計畫名稱:東南亞食育廣播劇宣導計畫

計畫編號:1122D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