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東南亞地景走讀與料理體驗 看見午後緬甸街的另一種魅力

大享食育協會再度與緬甸街在地組織「鳴個喇叭工作室」合作,舉辦「東南亞的滋味小散步」。當天下午,華新街市場已經打烊,此時滇緬餐館、奶茶店、雜貨店與熟食攤輪番登場。除了走讀,我們來到鳴個喇叭工作室新成立的餐館「三季」體驗咖哩的味道,認識緬甸獨有的「偷雞節」!

聽偷雞節的傳說 吃緬甸道地咖哩

大家聽到咖哩,通常都是馬鈴薯、紅蘿蔔等食材作為配料,然而在緬甸,則是用全年皆盛產,當地相當普及的瓠瓜!而偷雞節與咖哩的傳說有很多版本,萬利分享了他小時候聽到的故事:緬甸軍隊在兵荒馬亂的戰爭時期苦無糧食可吃,因此官兵就去偷家戶飼養的雞來充飢,吃飽了就會有力氣打仗。後來就慢慢演變成彼此會去偷別人家的雞的偷雞節。

萬利想起小時候在緬甸時,家裡為了設法不要讓別人偷自家的雞,媽媽會把雞安置在客廳,沒想到是另外一場雞毛與雞糞便滿天飛的悲劇。年輕人會把偷來的雞以隨興且不成熟的技巧煮成咖哩,就像我們現在流行的露營,各自帶些香料和蔬菜,放到鍋子裡和雞肉一起煮,而在緬甸全年盛產的瓠瓜是容易取得的食物之一。

在品嘗咖哩時,會發現表面浮上一層厚厚的油,是由於過去冰箱尚未普及前,食物保存不易,因此多以類似法國料理的手法「油封」來製作。加入瓠瓜和魚露使咖哩並不如外觀的油膩,反而讓口感變得清爽,東南亞常見的薑黃粉和紅椒粉等調味料亦能使咖哩的風味具有層次感,首次吃緬甸咖哩,會訝異它的清澈的湯頭,辣度不低的咖哩令人微微冒汗,卻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佛堂 餐館與奶茶店 緬甸華僑心靈與味蕾的依靠

出發前,萬利先導讀了緬甸街的小歷史,1960年緬甸軍政府政變後,親戚來到台灣後,家人在萬利十歲時跟著來台依親,而當時中和南勢角一帶為工業區,房價亦不如台北市中心高,所以許多緬甸華僑來台時便會在此地落腳,在工業區內謀職或是開店,此後慢慢形成了擁有自身文化的街區。而萬利將工作室取作鳴個喇叭,是「Mingalar par」你好的意思;店名取作「三季」,則是標誌著緬甸的氣候──雨季、熱季與乾季,希望「三季」可以作為不論何時都適合大家前來的地方。

雜誌《緬甸街》主編羽亭擔任帶路人,走過斑馬線,在三季對面便是一座佛堂,在緬甸,主要的信仰是佛教,又以上座部佛教為主流,許多婦女來此拜佛,男性在一生中得出家至少一年,女性或曾出家的男性亦能不定期的剃度出家,出家的時間可長可短或再度還俗。

轉個彎來到華新街上,奶茶館與緬甸餐館密集的在街上展開,緬甸人喝奶茶習慣喝熱的,店內亦販售各式印度烤餅,可見緬甸和印度深受英國殖民時期下午茶文化的影響,此時店內聚集著叔叔、伯伯,在戶外啜茶、抽菸,羽亭分享著這是緬甸男性的社交場所,他們會在此討論公事或是在此尋求工作機會。

剛好店家擺放著尚未烹煮的芭蕉莖,是緬甸料理常見的食材,刨成一片片的芭蕉莖具有去油解膩的效果,魚湯麵中放入芭蕉莖與魚肉熬煮而成,為濃稠軟糊的魚湯麵增添爽脆的口感。

往街上一看,招牌都繪有一對貓頭鷹作為裝飾,貓頭鷹在緬甸是吉祥的象徵,仔細一看,每對右邊的貓頭鷹胸腹之前還有一隻小貓頭鷹,可辨認這就是雌性貓頭鷹,和台灣宮廟前的石獅子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走讀活動即將畫下句點,餐館拉起鐵門趁空補貨或休息,不過卻也在接近打烊的此時此刻,靜下心來體會另外一種專屬於緬甸街的魅力。


指導單位:內政部移民署

主辦單位:大享食育協會

計畫名稱:東南亞食育廣播劇宣導計畫

計畫編號:1122D407